冷知识

乾隆皇帝的特殊癖好,人送外号“盖章狂魔”

2020-09-28  本文已影响0人  柏折不挠

要说大名鼎鼎的爱新觉罗·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名号历来不少,他本人常自诩“十全老人”,彰显其文治武功,当朝的纪大烟袋也给他起过“老头子”的外号。而现在呢,经过众多清宫剧以及以B站为代表的视频的洗礼,名头就更多了,据不完全统计,有什么“大猪蹄子”、“打油诗人”、“人工弹幕爱好者”、“牛皮癣”、“盖章狂魔”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眼前一亮(亮瞎钛合金狗眼)。后面三个名号,其实主要说的是就是一件事。说来也巧,今天偶然间看到著名“铁三角”饰演的《铁齿铜牙纪晓岚》一个片段,乾隆的某个小舅子(谁让人家老婆多呢)diss万岁爷乾隆皇帝爱在名书画上到处盖章的事,倒也契合。

名号颇多的乾隆爷 小舅子diss姐夫乾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扒一下这位圈里圈外知名的“盖章狂魔”背后的故事吧。

俗话说,欲要盖章,先要有印。弘历先生表示,不是我吹,朕的印,你们不懂。

先从数量来说,清代皇帝的印玺都有专门印谱记载,也叫宝薮,毕竟大印太多,记录一下,防止出错闹笑话。而属于弘历的《乾隆宝薮》中说,他的印玺共有1000多方,当然还有很多印没有收录在这里面。直到今天,故宫博物院中存量1000多,而沈阳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地也有收藏,可见保存还是比较完整的。再说一下材质,我们知道很多材料都可以被用来做印,而乾隆所拥有的印质自然不同于普通人,数量超过半数的宝石材质的就有白玉、青玉、碧玉、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等,其他还有木、金、银、铜等20余种材质。然后样式,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在形状上有大、中、小、方、圆之分,钮式有交龙、盘龙、蹲龙、螭、凤、龟、麒麟、狮、牛、羊、马、象、虎、鹤、鸳鸯、松、竹、梅、菊、桃、荷花、葡萄、石榴等,另外,还有乾卦(其实就是自己的年号‘乾’字,用《易经》中的乾卦符号“”表示)、回纹、万字纹等,图画类有松亭、楼阁等。不得不承认,印章要被这位“狂魔”玩坏了。由此可见,“狂魔”是有很足的“盖章”底气的。

乾隆众多钤印

印章有了,下面就轮到尽情发挥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众多书画均有数量不等的印章在上面,作者本人的可以理解,毕竟是自己的作品,盖个章宣示主权,还能锦上添花,但其他人也在上面盖上一通,究竟是什么心态。我们的乾隆皇帝对此就贡献颇大,疯狂盖印,真对得起自己“盖章狂魔”的名头,可以举两个例子:

乾隆对书法界的“二王”父子王羲之和王献之别有青眼,所以对他们的作品也下手颇狠。王献之的《中秋帖》总共不过三十余字,乾隆他老人家竟然一口气盖了八十多个大印,盖一两个也就忍了,谁让你是皇帝呢,但八十多个就有点过分了吧,你让后人怎么看。

王献之《中秋帖》

盖印也就算了,更惨的是,他老人家觉得这样还不过瘾,非要给自己强加戏,朕贵为皇帝,就给你点面子,给你添点墨宝吧,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就是这样,我们今天看到的上面有一个大大的“神”字,就是乾隆的“大作”。你说跟谁说理去。不多说了,放图: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章盖得到处都是,但是否有个“章法”呢?总不至于随性而起,乱盖一通吧,毕竟也是堂堂皇帝。印章文雅的叫法也称“钤(qián)印”,因其种类、功能以及印字不同,盖印的部位总体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手卷大都钤在本幅前后下方角上,偶有钤在上边角上的。长卷接缝也往往有鉴藏家骑缝印。此外,前引首、后贉纸以及绫、绢隔水等处也都可钤印。挂轴、册页等也总印在本幅左、右下角或兼及上角、裱边上。

但这种规律,也并不完全适用于我们的“盖章狂魔”乾隆先生,有的字画,可能只看了一两次,盖起印,大概还按章法,但架不住他盖的印数量太多,再者就是对于不同年岁拿出来观摩的书画,就忍不住屡屡加盖,最后也就成了哪里有空就盖哪里吧,就像视频上布满弹幕,达到霸屏的目的。这里我们放一张赵孟頫的《人骑图》,体会一下,刷屏前后的不同吧:

“盖印狂魔”没下手前的《人骑图》 “惨遭毒手”后的《人骑图》

再看一下印文本身吧。乾隆帝印大致可分为人名、地名、鉴赏、收藏印等,他当太子时用“皇四子印”“弘历图书”“和硕宝亲王宝”“长春居士”;当皇帝后,用“信天主人”“十全老人”等;地名章有“重华宫”“养心殿”“乐寿堂”“烟雨楼”“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文渊阁”等;收藏印用“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御书房鉴藏宝”“石渠宝笈所藏”“毓庆宫书画记”等。而闲章多用“勤学好问”“存心养性”等等。乾隆70岁以前钤有“乾”“隆”名章;70岁以后钤用“古稀天子之宝”(阳文)和“犹日孜孜”;80岁后用“八征耄念之宝”和“自强不息”;嘉庆元年用“太上皇帝”,次年“归政仍训政”。“狂魔”的名号果然不是浪得虚名,该给他疯狂打call。

御制白玉交龙钮 自强不息,在香港拍卖24,080,000 港元

不可忽略的是印的用途,毕竟就是乾隆皇帝也要明确这些鉴藏玺用于何物、用于何处,否则就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不符合帝王气象。据故宫图典经常引用的、清末民初徐珂编撰《清稗类钞·石渠宝笈所钤之玺》记载,乾隆鉴藏玺的使用格式是:作品“上方之左曰‘乾隆鉴赏’,正圆白文。左曰‘乾隆御览之宝’,椭圆朱文。左下曰‘石渠宝笈’,长方朱文。右下曰‘三希堂精鉴玺’,长方朱文。曰‘宜子孙’,方白文…… 如此可见,乾隆鉴藏诸玺的使用是有严格规制的。我们这位大哥属于帝王中的长寿者,活了八十多岁,这一特点也体现在钤印上:例如,七十岁的时候,有“古稀天子”的印章,这个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而当了太上皇以后,乾隆依然不安分,又命人在一些喜爱的作品上加盖了“太上皇帝”、“古稀天子之宝”和“八徵耄念之宝”诸玺。

在乾隆众多钤印中,有五尊地位最高的,号称“乾隆五玺”,最为他看中,分别是“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三希堂精鉴玺”、“乾隆鉴赏”、“宜子孙”。这五玺的所盖的位置,比较讲究,不同于其他的钤印,大致上,右上钤“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二印,中上钤“乾隆御览之宝”(椭圆形),左下钤“乾隆鉴赏”(圆形)、“石渠宝笈”二印,这是一般常见的规律,但还是那句话,我们乾隆皇帝毕竟是“奇男子”,也会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即使是这五玺所盖也会或增或减,变化不同(其实就是一句话,看朕的心情)。当然,加盖了这几方印的,也代表着书画本身的价值以及正品认证。例如:现存最早的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卷有:“太上皇帝之宝”“石渠宝笈”“宁寿宫续人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中间有:“乾隆御览之宝”,结尾处有:“古希天子”“寿”“八徵耄念之宝”等印文。

中间就是乾隆御览之宝以及宜子孙   三希堂精鉴玺 乾隆鉴赏 古稀天子等  

最后,大概介绍下比较有名的一些钤印的渊源吧: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乾隆帝74岁时(1784年)得玄孙,五代同堂。三年后,撰《避暑山庄五福五代堂记》并首先在紫禁城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额,以志庆”,反映得玄孙之后的喜悦心情。而后,又在避暑山庄题“五福五代堂”匾额,悬于山庄东宫卷阿胜境殿,同时刻制“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印章,并制《五福五代堂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八徵耄念之宝”

1790年乾隆皇帝为纪念在位55年并庆祝80寿辰而特别制作。“八徵”即中国古代思想家列子所称“故、为、得、丧、哀、乐、生、死”,涵括人生一切。与乾隆70大寿所刻的“古稀天子之宝”玺一同是乾隆晚年最爱。

八徵耄念之宝

这两个章是画卷中最大、排在最前的“头章”。

“太上皇帝之宝”

玺刻于乾隆归政之后。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乾隆即位甲子年,宣布成为太上皇帝,并刻制“太上皇帝之宝”玉玺。

太上皇帝之宝

“乾清宫宝”

乾隆比较喜欢的图鉴之一,常见于乾隆珍爱的书画中。《法界源流图》在紫禁城时收藏于乾清宫中,故有此印。

乾清宫宝

这两方印章位于全卷的最后,起到收束作用,与两个头章等大,对称分布。

“如是观”

《金刚经》结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说,所有事物现象,都是空幻的,生灭无常的。乾隆取“如是观”三字成印,一方面表明他虔诚信佛,一方面表达这副作品十分合乎心意。

如是观

“欢喜园”

欢喜园是静宜园(现香山)别苑里的一处院落,乾隆颇为喜欢,曾题诗35首,并刻有印章。此章表明乾隆曾将《法界源流图》随身携带,入别院观赏,可见重视和喜欢程度。

欢喜园

“乾隆御览之宝”

乾御览之宝,是乾隆皇帝登位后刻的第一方玺印,此后,他一生中总共刻了8方这样的印玺。相当于私章,但又代表着皇帝的尊位。

乾隆御览之宝

“乾”/“隆”

这是两个单字连珠印,分别是"乾“、”隆”两个字,两两成组使用,乾隆有许多对这样的小品印章,是他书画鉴赏时的一种乐趣。乾字,多用《易经》中的乾卦符号表示。“乾”多阳文为主,“隆”阴文为主。

乾 隆单字连珠印

“得大自在”

乾隆皇帝喜欢把自己的一些诗句和感受刻成印章,用以表达鉴赏书画作品时的感悟,“得大自在”章就是其一,表明乾隆认为此图释意隽永,观之极为舒服自在。

得大自在

“古希天子”

古希天子印是乾隆皇帝晚年最得意的御宝印玺,据《乾隆宝薮》记载共刻制有十七方。乾隆80岁以后自称故古希天子、十全老人,由此得名。

古稀天子 古稀天子

第一次看到这个差点读成“古而希子”,还在想啥意思呢

“乾隆鉴赏”

乾隆鉴赏章,此章代表该作品是宫廷收藏中的上乘之作,只有入选《石渠宝笈》、《秘殿珠林》等宫廷藏录本的作品才能加盖此章。

乾隆鉴赏

“三希堂”

三希堂,古时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也就是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在此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古代墨宝,被乾隆帝所珍爱,特意贮存在此,不时把玩。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

三希堂

与之相对应的是下面两印:

“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

这是一对乾隆皇帝著名的鉴赏印章,通常成套使用。“三希堂精鉴玺”代表这副作品被乾隆选入三希堂珍品,三希堂位于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是乾隆皇帝开辟的艺术品典藏地,作品入选非常严苛。“宜子孙“章表示这幅作品被认为是可传子孙万代的上乘之作。这两方玺位置也相对固定,一般都在作品右下方,且“三希堂精鉴玺”在上,而“宜子孙”在下。

三希堂精鉴玺 宜子孙

最后要说的就是这件无价之宝:

乾隆田黄三链章

这一套印章以一块整石雕成,田黄是印石之王。所谓链雕,也就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出一整条活动石链,没有任何裂缝黏合的痕迹。田黄石质软,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链断石破,因而这件田黄三链章的工艺难度也就可想而知。

三枚印章中,左边一枚为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印文“乾隆宸翰”;中间一枚为椭圆形,高1厘米,长径3厘米,短径2.3厘米,印文“乐天”;右边一枚为正方形,高1厘米,边长2.6厘米,印文“惟精惟一”。三链章上的印文“惟精惟一”、“乐天”都出于儒家经典《尚书》,意思就是需要居安思危,要顺应天命,懂得自然之理。

关于此章还有一个故事:当年溥仪逃出清宫的时候,把这套印章缝在衣襟里带出了皇宫。后来解放后上交国家,可见在皇宫里这一件也是宝中之宝。

乾隆田黄三链章

乾隆的这种刷存在感并不值得提倡,虽然在客观上是对文化遗产的收集与保护,但本质上是当做其私产,任性而为的“盖章狂魔”行为,是对其私欲的满足,却对宝贵的文化遗产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我们也要辩证看待。

1. 知乎:乾隆皇帝到底收藏了多少印玺,其中哪些印玺比较著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6304673/answer/825793074

2. 故宫藏书画中乾隆帝印玺钤用考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25/16/15595265_380767310.shtml

3. 百度百科:乾隆钤印、三希堂、乾隆田黄三链章 等词条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