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杰发烧了
昨天暗暗下了决心,今天要重新观察小杰,重新与他建立联系,所以今天上课前,我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准备跟他聊几句,看看能不能跟他联络一下感情。
来到教室,往他的座位看过去,只见他趴在桌上,我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问他怎么了,还没等到他回答,旁边一个同学就叫起来:“他今天不舒服!”我问小杰:“你不舒服吗?”他回答我:“我肚子疼。”我又问他:“有没有去校医室看看?”他告诉我,去过了。我继续问他:“校医怎么说?有没有给你处理?”他说,校医给他涂了药油,但是现在还是疼。
这个时候,一个女同学走过来告诉我:“他跟我一样发烧了,你摸摸,他比我还烧得厉害。”我摸了摸她的额头,还好,没有明显的感觉,又摸了摸小杰的额头,确实比那个女同学烫一点,我又问小杰:“你感觉后背热吗?”他回答说:“热。”我感觉他的状态不太好,建议他去医务室测量一下体温,刚刚这个女同学主动提出陪他一起去,我便让他们一起去了。
不一会儿,他们回来了,我走过去,只见小杰手里拿了一张校医开的放行条,看来,他确实是生病了,校医建议他回家,于是我告诉他,把放行条拿去给班主任签名,然后给妈妈打电话,让妈妈来接他,他听了拿着放行条,背上书包,在那个女同学的陪伴下离开教室去找班主任了。
今天跟小杰的交流,他一直很配合,问什么答什么,整个人蔫蔫的,昨天那个调皮捣蛋的他不见了,昨天那个随意插嘴的他不见了,昨天那个整蛊同学的他不见了,昨天那个“嗯嗯嗯”拒绝交流的他不见了,他好像完完全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看着又觉得挺心疼他的。
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是真的那么调皮、不服从管教的,只是因为我们做家长的、做老师的没有好好地引导他们,没有好好地了解他们,没有能够从他们的立场出发去发现他们、认识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鼓励他们,从而导致他们不知道行为的边界,不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能分辨是非,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懂得遵规守纪,不懂得尊重他人,也没有学会自律,更不要提集体主义、大局观念等等。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初期都是白纸一张,如果我们给予他们五彩画笔,他们就能描绘出缤纷的画卷,如果我们只是给予黑白两色,他们或许只能画出单一的色彩,如果我们从各个方面限制他们,他们就可能无所适从,什么都画不出来。所以,孩子成长为什么样子,关键在于我们对他们的引导,孩子的人生是不是幸福,关键在于我们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怎样的土壤。
小杰发烧了,我却从他前后两天不同的表现想到了很多很多,也给自己提了一个醒:今后绝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孩子,无论面对怎样的状态,都应该保持冷静,真正从孩子的立场去全面了解他们,然后才能思考帮助他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