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余而足,适可而止
本章的重点“知余而足,适可而止”。
结合前两章的损和益,过损或者过益都不太好,要在这两者间寻找守中之道。
拿金钱来做例子。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钱不是万能的,钱可以买到很多有形的东西,比如说好吃的、好玩的。但也有钱买不到的东西,比如说情感、生命。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行走于社会,钱是物质生活交换的工具,从而钱也代表着安全感。
不同的人对钱的态度其实是差异很大的,有很多人很爱钱,所以他无论做什么都会和钱扯上关系,然而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用钱解决,钱只是工具,它并没有温度,如果过分追求,就容易本末倒置。
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赚钱非常的拼命,总觉得年少有为是必须的,年老体衰是正常的。放眼看去,我们这辈80后90后,身体还不如老一辈的。各种年轻人加班猝死、癌症的新闻层出不穷。因为我们过度追求自己的贪念,所以燃烧了很多的生命,当你不在乎自己的身体时,那么身体也会弃你而去,而它并不会因为你有钱没钱,而愿意留下。所以我们很多人,特别是当代年轻人,都活反了。
另一种人,是完全相反。特别反感钱,认为谈钱伤感情,商人为钱不择手段,他们以此为耻。但这些人往往生活清贫,内心也想赚钱,因为知道生活没钱不行,但又特别瞧不上那些谋钱的手段,导致自己在赚钱的路上止步不前。其实,钱是空性的,你如何看待它,它就会有如何的作用。正如彦彦老师说的,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有使命,要用心里的道去为我们指引方向,使命就像个指南针,如果没有它,你依旧会行走,但却始终碰壁,也看不到希望的终点。赚钱,就那么回事,如果你能带着爱去工作,那么钱不过就是爱得以彰显的工具。
老子在本章讲到“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地爱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过于积敛财富,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如果你特别爱名利钱财,那么就会为了它不择手段,我们来看看社会上的很多贪官,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靠残害百姓的钱财来获益自己,这就是一种非常折损福报的行为。所以我们会看到现在很多有名的企业家,在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之后,就开始各种做公益,建希望小学,其实这些都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报。有益就会有损,有损就会有益,这其实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赚取了钱财要知道满足,不过分贪婪。将赚取的钱财用来做有爱利他的事情来积累自己的福报。这就是一个守中之道,用来维持平衡。万物阴阳互补,这阴阳平衡,才是真正的守财之道。
损而益之,益而损之,是辩证的存在。只有知余而足,适可而止,才能减缓和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感悟来源 - 彦彦陪你读《道德图》第四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