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碌碌无为又做不到样样第一,这里有最佳策略让你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一、你能记住的卓越者都有谁?
33年前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我们中国人最开始感兴趣的一届。
32年前的金牌得主们:
李宁,郎平,许海峰,李玉伟,吴小旋,曾国强,吴数德,陈伟强,姚景远,周继红,栾菊杰,……
你还记得谁?相信大多数人会记得李宁和郎平,反正我是只记得这两人。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都在除自己专业领域外又开拓了一个和多个领域的竞争力!
允许我跑题一分钟,插个小花絮。
我有次没订到高铁二等座,带着孩子回上海,无奈就买了个一等座。然后一上车就看到原本是我的靠窗位子,被人占了,看这人有点脸熟,但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我就宽容的说,算了,你坐吧。但那人宽胖的脸上,没有任何感谢的表示,只是一言不发。

等车到滁州站时,这人起身下车,从我身边经过时,看到他羽绒服上的国旗和奥运五环标志,我蓦地反应过来,为啥觉得他脸熟,是因为他和奥运冠军许海峰很像!我立刻百度了一下,果然,许海峰的老家就是滁州!但,你看,同样是奥运冠军,却没有人记得他吧……

而李宁是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他创立的李宁体育品牌让中国人终于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只能穿国外品牌服装的历史。成为第一个赞助奥运会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


郎平分别在2008和2016带着美国队和中国队都在奥运会上拿下冠军的人。
甚至电视广告上,也常常有她的身影。
二、远处与近处的例子
1、李笑来
这是一个让没舍得花钱去看过演唱会看明星,却舍得花4位数的课程费去看他的一次线下课,一个原本成长于小城镇的普通人的亿万富翁。
他在新东方当了7年英语老师,一直位列第一。
但他却不是一流大学、更不是英语专业,而是三流大学的会计专业哦!还是大专哦!
他也不是写作与编辑的科班出身,却写出了长销十几年的《托福21天核心词汇》,直到现在仍然版税不断!

那么凭什么他能成为亿万富翁?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他懂点英语、懂点数学、懂点编程与互联网、懂点金融与心理学,并且能在一个维度上足够突出——他在应聘新东方之前,自己先考出了托福的高分。
2、亚当斯Scott Adams——呆伯特系列漫画的创作人、华尔街日报的专栏作家。
他是《巨人的工具》这本书里介绍的一个牛人。

他原本只是白领,却能又写博又画画又出书。他说,如果你想有出类拔萃的成就,大概有两个选择——
一,是你把自己的某个技能练到全世界最好——这个非常困难,第一,永远只有一个
二,是你可以选择两项或三项技能,把每一项都练到前25%的水平,如果能把这些技能结合起来去做一件事,你就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
比如亚当斯自己,他不是画画最好的、也不是写笑话最好的,但他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又结合了自己多年坐办公室所练就的特别懂办公室政治的技能,画了《呆伯特漫画》,三个放在一起,产生了化学反应!

3、乔布斯
关于他,实在是被说烂了,在这只说关于他的一点——比起其他只知道痴迷于技术的IT男,他还痴迷于艺术,甚至中国的书法。他给电脑和手机加上了“艺术设计”的这一维度,之后IPAD、IPHONE一系列的爆发式成功,也都不必多解释了。

4、我以前的同事们
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经历过公司的缩减和裁员,我和我以前的同事们遇上过。
然后,你会发现,那些能速度找到工作并且保持和之前差不多薪水层次的同事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是只会一样。
比如,一个在非洲工作过的同事,有英语翻译的技能、有写作功底、同时又有策划及操控产品的能力;一个做过呼叫中心的同事,同时又懂电商运营,又有产品组织安排能力。
他们的选择空间就会大很多。
三、所谓的最佳策略,其实很简单
写到这,你也猜到了,这个所谓的最佳策略,不过就是——多维度竞争!
用李笑来的原话,借用几何术语,其实很容易理解:
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三个纬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你想啊,如果你是个还OK的程序员,但你又会演讲,那你天然就那些程序员的领导啊!
你还甚至可以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团队”:学了英语就多了个翻译、学了编程就多了一个工程师、学了概率统计就多了一个数据分析师、学了网络运营就多了一个推广专员、学了演讲就多了一个市场部总监……
不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你必须得在自己能谋生的专业领域,先把这项技能发展成为自己的首要赚钱生存的技能。
好比前文提到的亚当斯,在自己漫画和写作的收入只有工资的5%时,还要工作,于是只能每天4点就起床看素材、找灵感。
不知道你的中学老师们有没有感叹过——现在混得好的,都是当初学习成绩并不拔尖的。
也许原因就是:
人生除了考试成绩,还有很多其他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