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久前看了一题关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反思问题,不禁想了解历史悠久,文明古国,有哪些值得我们去传承并且赋予真正意义上仪式感的节日。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其中还有元宵节、中和节、七夕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 、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火节等;
节日的起源都是由祭祀、宗教和节气而来,其意义伴随着农业耕作、宗教祭祀、人伦孝悌、驱蚊避邪而至。
过着传统中国节,感受历史文明进阶,欢颂节日涵义传承,做中国人,过好中国节。
中外文化的撞击下,外国节日越来越受国人推崇与大肆宣扬,尤其经商家推波助澜,顺水推舟下,意发显得节日风气热闹风火,仪式感甚至一度盖过中国节。现在更注重的是单纯的行为模式,忽略真正意义上了解和感受传统节日的意义,源于,对中外节日文化的不了解,为过节而过节,盲目的追捧,导致中国传统节日被日渐“冷落”对待。
传统节日:
春节又称新年、新岁,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辞旧迎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由此看来,过春节,是对先人的祭祀,来年给予希望,和亲人一年来的短暂相聚。
这样一种意义上的节日,出现一种春运现象,春运也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时间最长的周期性的人类大迁徒,何为迁徒,在外漂泊生存,回到与亲人好友团聚的短暂日子里。
不管是在寸步难行的饥寒交迫天气里,还是无法见缝插针的车站间,能为所动容、不顾一切都得去做,是因国人的血缘、地缘和人缘思想流淌着对寻根问祖、传宗接代等占有异常重要的地位,亲情、乡情、友情等成为了国人无法释怀的情结。
春节风俗习惯
节前扫尘、办年货、洗头沐浴、守岁、拜年、贴春联、福字、年画,燃爆竹、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都在“辞旧迎新”。
祭祝祈年的日子,祭拜诸路神明,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是喜庆团圆的日子,全家欢聚一堂,吃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起源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彰显繁荣昌盛,大肆庆祝,后明朝皇帝把燃灯仪式传承,每年都张灯结彩,庆祝繁华。农耕社会,正月十五开始播种,漫长冬季过后是万物复苏,一年之始,人们把这一天视为元宵,元宵本意美好的夜晚,人们调整好状态迎接新的一年,元宵节重视点灯,对火的崇拜,当时祭祀崇尚佛法,在佛祖神变之日燃灯,似少数民族的火把节一样对火的崇拜。
元宵节传统习俗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清明节,有称踏青节,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大约始于周代,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称民族扫墓节。
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起源说:春秋时期, 晋公子耳重流亡国外,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走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碗肉汤让公子喝了,当重耳发现时落下了泪。
十九年后,重耳当国君重赏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他不争功讨赏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听闻羞愧,为找介子推,火烧绵山,火熄后,找到坐在老柳树下背着老母亲的 介子推 ,在树洞中发现一封血书,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节日便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歌颂的是人们的忠诚。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端午节又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
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风俗习惯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等。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尤其是广东地区,广东地区称之为扒龙舟。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其起源有可能始于原始社会末期。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放风筝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摘自百科)
中秋节又称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等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外来文化不必视为洪水猛兽,中国传统文化不应妄自菲薄,应当弘扬文化,传承精髓,热闹过节,彰显中华民族的尊老爱幼,勤劳善良,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