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样分析问题,职场才会一路绿灯!
文末整理了重点,实在没时间的朋友可以顺滑到底。
1、职场奖励什么人?
我曾经在大公司任职销售经理,那时团队有10多名员工,销售模式主要通过电话介绍产品及服务,通过沟通再决定是否需要出门拜访。
这份工作压力很大,一来是对胆量的挑战,还记得大学暑假我花了两天时间才有勇气拨通第一个客户的电话,不过幸运的是第二月拿到了销售冠军;二来体力消耗大,客户散布天涯,三伏天进公司的白净女生一个月就可以黑得连亲妈都不认识;三来精神压力大,每天都得面对语言暴力,热脸贴冷屁股地推销。
公司有个同事小C,她与我同一年进公司,我在第二年升了经理,她在一线混了两年还在原地,而且领导丝毫没有升她的意思。
有次无意中听到领导讲到一直不升她的原因,是因为她一遇到问题就退避三舍,连本该她解决的问题也避而不见。
公司是代理的某度的互联网广告服务,审核非常严格,需要收集客户多种资料,手续繁琐。这就需要销售人员非常熟悉流程,帮助客户收集资料,保证客户的广告不会因为卡在流程的某个环节而延迟上线。
神奇的是,小C的客户平均上线时间远远超过任何人,因为每每资料出现偏差,她就如临大敌,总是等着别人帮她去解决。
有次客户看交了钱广告迟迟未出现,就到公司来问,我亲眼看到小C溜进洗手间借口拉肚子半天未出来。
这种遇事就跑的“职场巨婴”并不少见。
我做策划时,某些客户对项目有疑虑而拖延回款,这本是项目经理要去沟通和解决的问题,但他们却把问题丢给总监或者项目组其他成员,然后翘着二郎腿做他的甩手掌柜。
老板请你来不就是为了帮他解决问题的吗?
那些职场一路绿灯的人,都是那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解决问题型的人。
2、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人生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尤为重要。但其实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解决问题。
什么是问题呢?实质上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理想状态或者改变现实状态来解决问题。比如一个剩女降低对配偶的要求,就可能解决婚姻问题。
《你的灯亮着吗?》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我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书,畅销多年,里面有很多观点刷新了我们的认知,比如为什么总是出力不讨好?为什么有些问题被解决了反而不好?为什么当别人请你帮忙的时候不要那么热情?
接下来我将分享本书的精华部分,破解“如何有效解决问题”这个终极大问题,之后解决任何问题都会有法可依,变得容易很多。
3 、如何有效解决问题?
本书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定义问题,解决问题,重新审视问题。这三个阶段几乎适合你会面临的所有问题。
女神翻书制作具体就结合案例来看看。
第一部分:定义问题
——谁遇到了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一个婴儿撕心裂肺般地哭,父母只是单纯地哄抱的是无效的。这个情景里,遇到问题是婴儿,问题本质是婴儿感到饿了。定义了问题,解决就异常简单了——奶嘴往嘴里一塞婴儿立马就破涕为笑了。(来自最近帮我姐喂孩子的经验~)
再比如公司业绩下滑,领导想要找到解决办法,首先就是要召开会议找到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公司总体战略失误?还是业务模式出了问题?或者是核心员工离职率上涨的问题?
定义了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第二部分:解决问题
——谁来解决?
书里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班级有11个学生,其中一个学生特别喜欢抽烟,弄得教室里乌烟瘴气,其他不抽烟的学生每次都被熏得难受,但吸烟同学明显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严重影响了别人。
这个问题需要人来解决,可是应该由谁解决呢?是不抽烟的学生,抽烟的学生,还是老师教务主任,或者校长。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老师,因为她是班级的直接负责人,而且属于权威的一方。
但这个老师并没有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把问题丢给了不抽烟的学生。
在上课前,有学生主动在教室里发起了讨论,讨论如何控制教室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大家纷纷以轻松有趣的方式表达了对烟味的敏感,氛围很是愉快,抽烟的学生意识到了自己对别人造成的不好影响,而且还没有觉得被冒犯和指责,同学们还热心地想方设法帮助抽烟的同学戒掉烟瘾,问题得到完美解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问题的最好解决人是别人的时候,不要越俎代庖。
如果上面的老师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她可能会明文规定禁止吸烟,让抽烟的同学敢怒不敢言,或者允许吸烟,但这样不抽烟同学就会很难受,学习成绩也会下降。而且有些学生对老师的限定有逆反心理,问题可能会变得更严重。
所以,找对问题的解决者,让TA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看到问题就自己马上解决。
现在很多年轻人缺乏适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行为上的低能儿”,就是因为父母的包办行为,大包大揽地代替子女去处理问题。
父母主要的责任是养育,但很多人却操着一颗上帝的心,自认为是帮孩子抵挡一切,其实是害了孩子。
我有个朋友是个经济学女博士,相恋5年的男朋友突然说分手,她爸妈不顾她的想法掺合其中,想要把男方挽回过来,可惜方式不对,感情却被越推越远。
培训大师余世维的两个女儿都非常优秀,只身在国外念书,一个人解决学习与工作的所有问题。这种能力与余世维的家教分不开,她们从小就被安排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比如清理房间,打扫院子,组装家具。
而之所以比小C更早地晋升,一方面我从不逃避问题,从不把本属于我的问题推给别人;另一方面,当别人把本不属于我的问题丢给我时,一般我会尽量找到那个最佳的问题解决者,而不是盲目的逞英雄。这样效率高,问题也容易得到解决。
第三部分:重新审视问题
——这个问题真的要解决吗?问题的解决者是不是问题的制造者?
书里举了培格朗公司的例子,这是一家拥有三家玩具厂的公司,玩具从三家工厂运送到全国各地,为了提高公司利润,管理层希望汤姆通过数据分析找到解决方案。
汤姆的结论很简单,要提高培格朗玩具公司的利润,只需要关掉堪萨斯城那家工厂,保留另外两家就可以了。但是管理层表示不能接受这种解决办法,堪萨斯城工厂关系到总裁的利益,他们不希望因此得罪了总裁,这是他们最不愿意做的。
很明显,玩具公司的管理层宁愿降低利润,也不想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问题重要,但答案不一定很重要,很多问题被解决之后,反而会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又说问题的解决者有些时候也是问题制造者呢?有些人会特别制造一些问题,好让自己在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利益。
就比如,以前杀毒软件还没有免费的时候,很多电脑病毒其实都是杀毒软件从中作梗,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软件才有销路,也才有钱可赚。大胆猜想一下,如果卖雨伞的可以控制天气的话,我想估计会希望天天阵雨吧,让突遇大雨的行人不得不买把雨伞。
总结:
最后来理一理本文的重点。
问题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理想状态或者改变现实状态来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定义问题,解决问题,重新看待问题。
在定义问题时,要知道谁碰到了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在解决问题时,遇到问题不急于去解决,而是要找对问题的最佳解决者。
在重新审视问题时,多想想这个问题是否真的要解决,因为问题重要,但答案不一定很重要,很多问题被解决之后,反而会产生更为严重的问题。还要考虑问题的解决者是不是问题的制造者。
有用的话不妨“喜欢❤”下我,在难以坚持的夜晚,我都会来看看你~
女神翻书:一个漂亮未遂的斜杆女青年,个人知识管理领域的老司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不好为人师,但偏是一枚知识分享讲师,现在简书分享我所读所学,将“知识料理”呈现给各位~
热文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