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一)-精讲6
1.(单选题)某种类型化倾向的“扁平人物”又称为()
A原型人物
B典型人物
C单色人物
D圆整人物
正确答案:C
2.(单选题)故事中事件、情节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是()
A人物
B语言
C动作
D声音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称为()
A环境
B情节
C情景
D故事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故事中的事件就是人物的行为及其()
A原因
B细节
C动机
D后果
正确答案:D
5.(单选题)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人物理论属于()
A类型人物理论
B性格人物理论
C扁平人物理论
D圆形人物理论
正确答案:A
6.(单选题)一件子虚乌有的事,用开玩笑的口吻与一本正经地讲述,效果会大不相同。这是因为()
A叙事时间不同
B叙事视角不同
C叙事动作不同
D叙事内容不同
正确答案:C
解析 叙述动作,即以什么方式讲述并不重要;反之,如果内容是虚构的,那么如何讲述便具有了重要性。叙述动作在叙述的过程中会以各种方式影响读者的态度和评价。
7.(单选题)在叙述动作中与叙述者相对的是()
A作者
B隐含作者
C接受者
D读者
正确答案:C
8.(单选题)鲁迅《狂人日记》中的“我”属于()
A隐含作者
B叙述者
C真实作者
D虚构作者
正确答案:B
9.(单选题)单选:首次对“审美的情感”做出阐释的是()
A苏珊·朗格
B克莱夫·贝尔
C歌德
D黑格尔
正确答案:B
10.(单选题)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坚实的积累
B真挚的情感
C理性的分析
D正确的立场
正确答案:B
11.(单选题)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类型,抒情作品是()
A“二分法”的产物
B“三分法”的产物
C“四分法”的产物
D“五分法”的产物
正确答案:B
12.(单选题)“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本诗表达的是()
A生命瞬间获得的欢欣
B“百年孤独”的悲叹
C“物我两忘”的和谐
D乡村生活特有的情趣
正确答案:B
13.(单选题)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就会损失故事的()
A完整性
B连续性
C思想性
D生动性
正确答案:D
解析 根据叙述单位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可将事件分为两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事件和塑造生动形象的事件。这两类事件在故事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缺少了推动故事的单位,故事的连续性就会被破坏;缺少了塑造形象的单位,故事的生动性和意义内蕴都会受到损失。
14.(单选题)把人物称为“行动素”的西方文论家是()
A格雷马斯
B福斯特
C普鲁斯特
D巴特
正确答案:A
解析 把人物称为“行动素”的西方文论家是格雷马斯
15.(单选题)在叙述活动的参与者中,与隐含的作者相对的是()
A叙述者
B隐含的读者
C接受者
D真实读者
正确答案:B
解析 在叙述活动的参与者中,与隐含的作者相对的是隐含的读者
16.(单选题)按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
A扁平人物
B圆形人物
C标记人物
D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的统一体
正确答案:B
解析 按福斯特的分类,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属于圆形人物
17.(单选题)作者的“第二自我”就是()
A隐含的读者
B真实的读者
C隐含的作者
D接受者
正确答案:C
解析 作者的“第二自我”就是隐含的作者
18.(单选题)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进行区分,把人物区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文论家是()
A霍克斯
B热奈特
C格雷马斯
D福斯特
正确答案:D
解析 福斯特从人物性格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进行区分,把人物区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扁平”人物是指形象特征。比较单一,给人的印象鲜明强烈的人物。“圆形”人物是指形象特征比较复杂,内蕴丰富,因而读者往往难以简单概括的人物。
19.(单选题)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是()
A丰厚的积累
B合理的想象
C真实的情感
D卓越的技巧
正确答案:C
解析 抒情作品是重在抒发作者情感的作品。没有真情实感,就没有抒情作品。真情实感,是构成抒情作品的必要条件。
20.(单选题)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
A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再现作品
B叙事作品、再现作品和戏剧作品
C小说作品、诗歌作品和散文作品
D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正确答案:D
解析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分为三大类,即叙事作品、抒情作品和戏剧作品。
21.(单选题)抒情作品的本位是()
A情感
B理性
C形象
D意境
正确答案:A
解析 抒情作品的本位是情感
22.(单选题)“艺术品是将情感(指广义的情感,亦即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作出这一论断的文论家是()
A苏珊·朗格
B黑格尔
C克莱夫·贝尔
D布洛克
正确答案:A
解析 苏珊·朗格的“艺术品是将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的,是由情感转化成的可见的或可听的形式。”这句话中的“情感”属于广义的情感。
23.(多选题)叙述内容包括()
A场景
B故事
C人物
D行动
E感情
正确答案:BCD
24.(多选题)从整个叙事的效果而言,辅助单位()
A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B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C触发了故事的张力
D强化了阅读中的期待心理
E干扰了故事的基本线索
正确答案:BCD
解析 从整个叙事的效果而言,辅助单位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触发了故事的张力,强化了阅读中的期待心理
25.(多选题)格雷马斯提出的叙事行动素范畴包括()
A主体对客体
B送信者对受信者
C助手对敌手
D英雄对假英雄
E主人公对反面角色
正确答案:ABC
解析 格雷马斯提出的叙事行动素范畴包括主体对客体、送信者对受信者、助手对敌手
26.(多选题)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这就意味着()
A重情感而轻想象
B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惟一因素
C优秀的抒情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情感容量
D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
E情感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
正确答案:CDE
解析 抒情作品以情感为本位,这就意味着优秀的抒情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情感容量,表达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内涵,情感是抒情作品的根基和血肉
27.(简答题)简述叙事作品中的情节及作用。
参考答案:
①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②作用: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28.(简答题)简述故事中的行动的两大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
根据行动过程与人的计划、目的的关系,故事中的行动可以分成两大基本类型:改善与恶化。(1)从行动对人物命运的意义而言,一切行动不是改善便是恶化,在故事中,这两种基本类型的行动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复合起来。(2)人物命运不论是改善还是恶化,都有一定的原因。如果这种原因仅仅是某种偶然的机缘、无法抵抗的灾害、神意等,就与行动逻辑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也无多大意义。如果这种原因符合行动自身的原因并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就会具有相应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29.(简答题)简述情感和情绪的异同。
参考答案:
(1)二者之间的区别表现在:①情绪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是由机体的生理性需要引发的体验;情感主要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由机体的社会性需要引发的体验。②情绪产生较早,出生不久的婴儿即有快乐与痛苦的情绪表现;情感产生较晚,它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③情绪还有一定的情境性,它可以由一定的情境引发,一旦情境改变,情绪即告消失和转移;情感既有情境性又有稳定性。
(2)二者之间的联系表现在:①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变化受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情感也依赖于情绪,情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情绪中表现出来。②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各不相同的。
30.(简答题)“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所谓“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是指包括情感在内的诸种感性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包括情感、个性、本能、欲望、无意识、志向等等。所谓“表现”是指自然呈现作者的内在心性。所谓“传达”是指作者不仅要表现自己的内在心性,而且要将其传达给读者,使读者了解、分享自己的内在心性。
31.(名词解释)“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参考答案:
“扁平”人物是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缺少心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表现出比直接显露的性格特征更复杂、更深层的性格特点时,这个人物就具有了性格的厚度。
32.(名词解释)显在叙述者
参考答案:
显在叙述者: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地倾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在比较传统的带有讲故事色彩的叙事风格中。
33.(名词解释)戏剧化”的叙述者
参考答案:
叙述者声音的突出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前台,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关注的对象,换句话说,他被“戏剧化”了,于是,称之为“戏剧化”的叙述者。
34.(名词解释)表意型人物
参考答案:
表意型人物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往往很少有鲜明的特征。
35.(名词解释)显在叙述者
参考答案:
显在叙述者:是指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地倾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
36.(名词解释)审美情感
参考答案:
贝尔认为,艺术欣赏所引发的情感是审美情感,审美情感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情感,而是艺术形式引发的情感。审美情感来源于艺术品的“有意味的形式”。
37.(论述题)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二者之间的联系是:
(1)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变化受情感及其特点的制约;情感也依赖于情绪,情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情绪中表现出来。
(2)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情绪是各不相同的。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可以表现为喜悦的情绪,愤怒的情绪,焦虑的情绪等。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表现在:
(1)情绪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是由机体的生理性需要引发的体验;情感主要源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由机体的社会性需要引发的体验。
(2)情绪产生较早,出生不久的婴儿即有快乐与痛苦的情绪表现;情感产生较晚,它是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3)情绪还有一定的情境性,它可以由一定的情境引发,一旦情境改变,情绪即告消失或转移;情感既有情境性又有稳定性。可见,情绪与情感关系密切,二者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
38.(论述题)试述艺术情感与日常情感的区别。
参考答案:
在日常情感与艺术情感之间作出区分,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必不可少。(1)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艺术情感是审美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炼与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有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英国学者克莱夫·贝尔认为,艺术欣赏所引发的情感是审美情感而非日常情感。我国学者童庆炳认为,艺术情感既是艺术家自我的情感,又是人类的情感;既是内容的情感,又是形式的情感。“尽管艺术家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但必须找到自我的情感与人类的情感的交切点、重合点、结合点,使人类的情感和个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否则即或表现了人类的情感概念,也不会真切动人。”“艺术家本人必须有伟大的人格、超常的智慧和巨大的搏击力量以及‘主观战斗精神”,这样才有可能与对象进行殊死的搏斗,迫使对象打开自己的心扉,进而征服它。”(2)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读者在艺术作品中体验到的情感也不同于日常情感。我们与作品描述的情境保持着相当的“审美距离”,能够对作品的情感进行反思和观照,我们在此感受的是审美的情感而非日常的情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华兹华斯认为艺术情感乃是在一种极为平静的心境中回忆起来的情感。在这里,艺术不仅要“倾吐”情感,而且要“理解”情感;读者不仅要“感受”情感,而且要“反思”情感。这固然削弱了初始状态下的情感的强烈程度,却是艺术创作所必不可少、不可或缺的过程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