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现实还是选择退缩?
-进退两难-
Dilemma
似乎人生无非是
痛并快乐着,或痛却不快乐。
今天在看培根的《人生论》,
书本身说的东西到没有特别发人深省,
反而是作者的人生经历让我觉得很有意思。
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高级官员家庭,
但因为不是长子,
在父亲去世的时候没能分到多少家产。
虽然培根一生的学识远超常人,
深邃的思想却没有让他活的很好,
一生都在负债中挣扎。
了解到培根的生平,
我就在想
“人生会因为变得智慧就能过得更好吗?
不断进步和成长就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轻松些吗?”
今年的留学生很多在讨论今年形势有多困难,
觉得现在的境况是进退两难。
一边担心疫情的影响,导致延迟开学;
一边又担心无法开学,
要直面现在难工作的现状。
其实谁都清楚现在情况艰难。
人生似乎并不会因为看清楚了那些苦难,
而让苦难变得更轻松。
反而看清了苦难,需要更大的勇气去面对。
为什么
我们很多时候明知道自己应该继续向前走,
却会不自觉地选择了退缩?
可能是直面现实的困难太清晰,
显得退缩似乎没有那么吓人。
但退缩就真的没有困难了吗?
我觉得,
只是退缩的困难不像
直面现实的困难那样清晰而已。
退缩更像一种慢性毒药,
逐渐腐蚀掉自己的人生。
“怯,就输成世。”
--《激战》
人生其实无处可逃,
前进要面对前进的苦,
退缩要品尝退缩的涩。
为什么要选择直面现实?
其实没有谁一定要直面现实,
谁都有权选择直面或退缩。
只是很难“醒着醉”。
要是不知道自己的退缩会让自己进入“温水煮青蛙”的境况,
可能也就在日常纠结中就慢慢过完了自己的小日子。
要是知道自己选择退缩的后果,
自己能清醒地面对退缩对自己人生的慢慢侵蚀吗?
就像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窒息的人会丝毫不挣扎吗?
应该是挺难的。
面对现实,可能也不是有多勇敢,
有时候,或许只是一种求生本能。
既然退缩是一种慢慢腐蚀的“长痛”,
那难道直面现实
就是一种刮骨疗伤的“短痛”了吗?
直面现实应该也是一种“长痛”,
毕竟现实不是直面一次就能一了百了,
只要活着就有现实需要面对。
所以才说,
“人生何处不是进退两难?”
只是看自己能不能在直面现实中学会
“痛并快乐着”。
直面还是退缩?这是个问题?
公众号:水手成长日记
一起一天进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