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更努力地善待身边EI稍高的朋友吧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
我并非初次听到情绪智力这个词,在考研备考时,为了理解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众的心理机制,我专门找了心理学的基础书读了一读,在书里面就看过这个词语。
对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我大约从大二上学期才开始有了意识,那时候我们重组的宿舍刚过磨合期。大家性格迥异,所以有时候宿舍的气氛会变得莫名诡异。大家有时会无所顾忌开怀大笑,胡侃海聊,有时有那么一两个人,一整天都不理其他,满室低气压。稍有一点小事,就会有人突然“爆炸”。
直到有一天,宿舍开座谈会的时聊到这个敏感的问题。我一不留神地说出了一句,“其实,有的时候我回宿舍会大概判断一下大家的心情,然后再决定自己在宿舍的表现。如果大家都挺闷的话,我也会选择沉默”。宿舍里心直口快的小A直接来了一句,“你这个就有点装了,有什么就说什么,都是同学,还有必要看什么脸色行事吗?”
我其实真的想说,真的有必要。我觉得没有必要的事情是,明明知道对方不开心,而这个人又是个习惯自我消化负面情绪,不太习惯对他人诉说的人,我还非要过去找不痛快。
情绪可以互相影响,开导朋友可以,但是前提是他们愿意开口说,至少我不太希望自也无事惹一身腥,满是负面情绪。
但这话,我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口。毕竟还要一起住三年,日子还长着,一开始就闹不愉快总不太好。
于是这个情绪问题带来的风波,被我用选择性忽略的方式解决了。我依旧做着我的情绪预估和判断,每次都短暂性地避免心情不太好的伙伴,自然也避免着可能突发的冲突。
然而有一天,我和宿舍的小B一起吃饭的时候,她问到宿舍低气压相关的问题。我突然才发现,其实我并不孤独。
我俩不同的地方在于,我遇到这种情况采用的是搁置的方式,而她每每都试着跟心情不好的伙伴聊天。得到的结果是,会被突然地吼一顿或者干脆就被忽视,这她觉得很受挫。这样的经历我深有体会,前期被刺激得多了,后来我才选择了“冷处理”的方式。
那天,我俩在回宿舍的路上还在开玩笑地说,会不会是我俩过于敏感,其实人家根本内心没那么多戏?然两三年后看到情绪智力这词时,突觉大约是我俩在感知和理解情绪方面的能力稍强。只不过那时处理情绪的能力实在有待提高。
可是在回过头去想这个事情时,我突然意识到能够感受到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的人,大约都有着大家常说的敏感的心吧。这类人和粗线条的人相比总能体会到更多的情绪,体会到的更多,知道的更多,在处理关系时想必他们也有着多于常人的考量和计较。
可是,如果不是真心想和自己喜欢的朋友亲人搞好关系,这些考量他们还会做么?
EI高的人大约也有他人感知不到的辛苦,总之请努力善待这类伙伴吧。当然,能判断出身边哪些人属于这类人的你,想必也不简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