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以承医 | 道教药食养生的特色
有学者认为:“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道教与传统医学形成了一个互融互摄、相互促进的双向作用机制。”
“道医相融”贯穿于中国传统道教的药食养生理念之中。道教与中医具有某种亲缘性。道教的药食养生很明显汲取了中医的一些基本指导思想
1、天人合一
道教药食养生的哲学基础
道教的药食养生理论是建立在将天与人相比附的基础之上的。在道教看来,天地生人,人禀得天地之灵气,故最为天下贵。
既然人是天地之精华,那么利用天地间的最精华的矿物质、植物乃至动物自然可以达到滋润生命的目的。由此,道教形成了“吃什么,补什么”的药食养生观念。
与之同时,道教将天地理解为大宇宙,而人的身体则为小宇宙,主张顺天之则,根据四个季节的递嬗变化,吃相匹配的保健药物或者食物,比如最近三伏天到了,经常喝点绿豆汤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这些观念无疑是道教天人合一的朴素思维的产物。
2、阴阳五行
道教药食养生的核心理念
阴阳五行说不仅为传统医学所接纳,也为道教所汲取。道教不仅认为人体的疾病是阴阳不谐的结果,而且不同的药物或具阴性,或具阳性,运用之于人体,或者滋阴,或者壮阳。
五行不仅被对应于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如五果、五谷、五畜、五菜;并且与人体之器官乃至主观感受相匹配,如五脏、五味。
在此基础上,五行学说与阴阳理论相结合被一起用来解释药食养生的道理。《黄帝内经》认为五味按照阴、阳的不同属性被划分为两类: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味属阴。
药食的使用如果能够保证阴阳平衡、五味调和,那么就能取得良好的保健效果。
3、中和之道
道教药食养生的方法原则
中和之道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和之道,在道教养生思想中根据人体、药食的属性,因时、因地合理地进行膳食。
进食的原则是——无饥无饱,无多无少,无过无不及。
《抱扑子内篇·极言》中提出的“十二伤”之一,就是“食伤”:“不欲极饥而食,食不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过多。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
此外,道教的药食养生之所以规定种种饮食禁忌,其目的就在于控制和调节食物摄入的量、时间、次数,确保生理系统、营养系统的平衡,达到身体保健的目的。
4、内外兼修
道教药食养生的基本原理
在唐代,孙思邈亲自采药制药,搜罗民间验方秘方的同时,把调息、按摩、导引、行气等养生术纳入医疗范围,丰富了道教医学内外兼修的内容。他提出饭前配合导引活动可以促进食欲。同样,饭后导引、按摩则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可令体中畅快。
在药食使用过程中,道教医学反对过分依赖药物,而是借助自身的宗教优势强化人的自主意识,促进药效的更好发挥。
《太平经》中就有“以乐却灾法”、“神祝文诀”、“斋戒思神救死诀”等配合药食使用的方法与口诀。道教医学通过内外兼修,打破单纯的药食治疗的限制,结合各种主客观因素加以考虑,从而彰显了道教医药养生的特色。
5、标本兼治
道教药食养生的归属旨趣
《黄帝内经》确立了“治未病”的原则,将疾病预防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药食养生的角度而言,“食先药后”基本上为传统中医与道教所肯定。
尤其是道教在服食成仙观念的支配之下发展出服饵之术,即:“选用矿物、植物,也有少量动物类药和食物,经过一定的加工、配伍、炮制成丹药或方剂,以内服为主要摄入途径,作用于人体,从而达到轻身益气、延年度世乃至‘长生不死’的目的。”
孙思邈亦在其《备急千金要方》中单辟“食治”篇,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原则,从预防保健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历来的药膳方,包括直接取材于道教的养生方。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道医是中华医学在现代社会获得良好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道医相融不仅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华医学得以弘扬与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