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那些事儿
1,
在海边上课,坐楼巴的时间,后面两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在聊天,她们的普通话带着白话的味道。
一个阿姨说:“这个楼巴天天挤死了,他们还在缩减巴士的数量。天天去香港忽悠我们过来买房,买了之后就这样子。”
另一个阿姨说:“当初要不是因为有楼巴往返口岸,谁会来这里买房子?便宜是便宜,生活一点都不方便。”
其实这是碧桂园的一个大楼盘,基本配套啥都有,学校,菜市场,海鲜市场,超市等等,基本可以自给自足。但是海边住久了,可能还是会觉得生活单调了点,还是会有去其他地方看看的想法,那么如果没有楼巴,交通就不太方便了。
然后两个阿姨继续聊:“这里的东西是真便宜啊!在香港一个人的早餐钱够这里一家人吃。我住着闷了,就回香港去,香港烦了就来这边。”
“是啊是啊,有楼巴到口岸还是很方便。不然我们本来打算买中山的,到中山到广州一趟车费得几百块钱,到这里十块钱,省下的钱在这边又可以差不多吃一个星期。所以还是买这边划算。”
听她们聊天,我也在想,我们到底要生活在哪里?就比如香港人,很多来内地置业,这边便宜是便宜,他们却也无法习惯这里。这边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度假用的。住上一段时间,还是会回到拥挤嘈杂但是生活便利有序的香港。
2,
同在深圳的小学同学,正在出售买在老家信阳市区的房子。他是14年买的,当时深圳周边的房价和老家房价差不多,因为落叶归根的想法,没有选择工作的地方,总觉得以后还会回老家发展。也因为深圳周边距离深圳毕竟还挺远的,开车一两个小时上班也不方便。
但是去年一起吃饭他就告诉我后悔了。如今两个孩子,父母过来带孩子,租住在龙华。为了节省开支,租的房子环境也不是很好,一家人挺拥挤的,老人家在这边非常不适应。
他后来为了高工资换工作到市区去上班,每天开车回龙华也是一个多小时。他说早知道就买在周边城市,现在交通也比之前便利了很多,父母和孩子也能住得舒服一点。自己反正也是没时间看孩子的,一周回去一两次和每天回去没啥区别。
然而现在即便将老家房子卖掉,到这边来买,也还是很吃力。普通的打工族,工资就在那里摆着,上有老下有小,消费开支也在那里摆着,一个月剩不下几个钱。
聚在一起时,我问他,你还打算回老家发展吗? 他说,回不去了,回去也没得发展,养老倒是可以,但是村子里的房子养老也够了,还可以种些粮食种些菜,自给自足。
3,
闺蜜级别的同事,上上个月买房了。她说不买以后也买不起了,漂泊够了,总得有个住的地方。我说,在这个价格买房,你们俩以后连工作都不敢换了。
之前她也在犹豫是否回武汉发展。夫妻俩投了一圈简历之后,对比了一下房价,发现还是只能留在深圳。早几年潇潇洒洒不愿意当房奴,如今心一横,当上了更沉重的房奴。
她慨叹说,还是自己不够坚定,总是想回老家,不然房子买早些,可以少奋斗很多年。
另外一个同事则打算买第二套房,因为第一套房子有点小。他们原本也在龙华上班,后来深圳驱赶工厂,他们工厂刚好搬迁到他们家附近。于是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的愿望。我说你不嫌房价高吗?她说,以后还会涨的,即便不涨也没关系,反正我们现在负担也不大。
她们第一套房子早已付清全款,没有房贷。一家人住在自己家里,省去房租和外卖/车费,每个月开支是非常轻松能负担的。
4,
一个朋友给我灌输了一个新的观点,她说挣钱不能看挣多少,看能剩多少。她说她在市区上班,一个月8K多,除去房租吃的衣服护肤品,每个月最多能存3K,实际上只能存2K左右。一年存款不到3万。后面她搬到龙岗,房租从2800降低到600多,同样的居住环境。自己做外贸SOHO,第一年利润10万左右,能存6/7W。
我一向持着一个观点,钱是挣来的不是省来的。在挣钱能力有天花板的时间,还真是不得不做好花钱的规划。毕竟连住在近千万房子里面的香港人都在计较一顿早餐钱,何况我们这些农村出来毫无背景的草根一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