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我还是……
下班回家的时候,依旧像往常一样在地铁上挤着。我旁边两位年轻人在闲聊着,我依旧是扶着扶手默默地盯着手机屏幕,听着耳机里带来的美妙的旋律。
“算起来,我今年来北京已经四五年了,可是感觉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并没有提高,都这么长时间过去,我还是这样,跟刚来北京的时候一样,依旧拿着微薄的工资度日,还是住在小小的出租平房里,眼见就快三十岁了。好着急,和我同年的发小,他早已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如今我还是这般模样”。
耳边传来那位年轻人的话,我苦笑着。
出站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思考着刚才地铁上那两位年轻人的对话。仿佛已经预料到了自己未来几年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和他们一样,碌碌无为和平庸。想到这儿,我也害怕起来,如果多年以后我也是这样,那我的未来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在生活中和工作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感叹或者是说抱怨。
“哎,几个月都过去了,我的业绩还是如此平平,连新来的xxx都不如,年终考核该怎么办呀”,
“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学期眼看着就要结束,我的成绩上升空间还是这样没有进步,奖学金不知道会不会受影响哦”,
“这么多年过去了,身边几个好朋友早就结婚生子,我还是依就单着,三大姑七大姨又是一顿狂轰乱炸了,过年都不敢回家”……
像这些抱怨的声音每天都不绝入耳,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自然而然的人与人都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总是习惯了,和别人比较。和别人比较学历、比出生、比成绩、比女朋友漂不漂亮。
也许他们对于自己太过于高估了,潜台词就好像是“我经历了这么多,就该怎么样怎么样”。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没有那样的成就,是不是我自己哪里出了什么问题,开始胡思乱想,盲目的导致生活四处碰壁。
其实,对于生活,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生活不是某件实实在在的东西,每个人经历的不一样,所以理解和感悟也不一样,其本质上是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东西。但是很活人依旧千篇一律的尝试复制那些所谓的“首富”“学霸”“传奇”,就好像说我没有成为想王健林、比尔盖茨那样的人就好像是失败了。盲目的认为自己不是选择错了生活的脚本,而是自己本身就是失败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总习惯把别人的生活或者行为都作为自己的标准,渐渐地迷失了自己。把别人那些幸福的生活,传奇的经历、甚至是富裕的出生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我们在标榜别人的同时,来打击自己,抱怨自己。
在《故事》一书中,罗伯特 • 麦基提出了一个“主控思想”,讲的是一个励志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毕竟有一种前后鲜明的对比。现在其本上形成了一个复制了无数遍的模式。比如某某出身贫寒、英语水平稀烂、通过几年的逆袭,终于拿到某常春藤名校的offer。又在比如某某也是一清二白,住在环境脏乱差的地下室,吃泡面,被人冷嘲热讽,经过自己的努力如何融入和屌丝逆袭,飞黄腾达。
很难说,我们不会不被这样的励志经历所震撼,但是现实情况是,这世界的成功者很多,但是平凡的人甚至是炮灰的人更多。每个人只应该做自己,没有必要和不适合自己的对象作对比,没有任何意义。
看到那些各种各样成功者的案例,看着那些和我们一样会生老病死的普通人却变得貌似不那么“普通”。于是我们尝试着复制他们的路径,我们对生活的估值变高了和自我期待变高了,执导我们明白了,生活不是电影不是故事而是现实,它和理想隔着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