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专业……
所谓专业,别做多余的事
走下高铁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人有些疲惫,带着奄奄一息的动力往出站口走……不是吧,电动扶梯周围是防护栏——暂停使用,维护中。
行李简单的旅客虽有无奈,都迅速的离开了。大件行李的旅客和我这样的状况,都好无奈,大家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开始环顾四周,寻找其他出路……
很巧一群乘务员走了过来,很多人上前询问,哪个方向还有可用扶梯。大多乘务员都说不清楚。有一个乘务员很积极的指了一个方向说——那边应该有。我们和一群乘客决定接受眼前这条路,提起行李开始吃力的下楼。另一些乘客探路去了……
艰难的下楼,靠着墙歇口气,听到角落处乘务员训话。年纪大的一位问刚才给大家指路的乘务员:“你现在看看哪里有扶梯?出站口这个通道除了坏了的这条,还哪里有扶梯下来?”
被质问的那位自知有错,一声不吭的听着训话。“做好自己的本职,对于自己本职之外,不要做自以为是的,貌似好心的,多余的事情。更何况你还是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自己想当然的回答。旅客按你指的饶了一圈,结果发现还是没有电梯,还得回来走楼梯,相比我们回答‘我不了解这个站点,不清楚’,更会觉得你是个不负责任,也不专业的乘务员。以后记得,做好本职,不要做多余的事。”
这个训话有两层价值:
一、职场的不闯祸的生存法则
所谓多做多错,不做不错。貌似有那么点儿格局小。有那么点儿斤斤计较的味道。
二、职场的专业、敬业原则
做好自己的本职是前提,其他事物不要再没有深入研究的情况下,自以为是的给意见。这是对别人的专业尊重。
现在很多企业很强调员工的自主性,创新性,但是却忘了这样朴素的专业性是基础。如果大家不是把重点先放在本职合格,而是用“无知者无畏”的劲头来积极;用炫技的创新做包装,不过舍本逐末,自欺欺人罢了。
所谓专业,心智成熟的角色扮演
刷剧,看了一个日本的罪案剧《绝对零度》,女主是一名警务人员。为了预防犯罪,需要进行一些特别调查。类似于伪装身份接近调查对象,在对方不防备情况下,监视、监听,获得情报。就是无间道了,做卧底了,免不了骗取对方信任,也免不了一些小偷小摸的行为。偏偏女主要去“欺骗”的对象要么是嫌疑人的家人,要么就是看上去很无辜的嫌疑人。
结果呢,女主每次都要跟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做思想斗争,还经常忍不住说实话,给自己和队友都带来了危险。队友们好几次都是紧急补救她闯的祸。女主的认错态度倒好。但是总是跟老大辩论,怀疑警方的一些做法。
直到,她坚持要陪在重伤队友身边,放弃追捕逃犯,战友死了,逃犯逍遥法外,甚至继续犯案,她自责不已;直到,她因为同情罪犯家属,不忍打探,罪犯再度杀人,女主受刺激了……
女主询问前辈,你们做这些的时候,心里不害怕吗?前辈回答:“害怕啊,害怕被无能之辈拖后腿,让犯人再次逃跑啊。”女主又受刺激了。
前辈又说:“你这种移情的半吊子的好心,会蒙蔽了侦查方向。欺骗涉案者,是为了找出真相,一旦丧失冷静而犯错,我们的行动就成了单纯的谎言。”女主醒悟了。
这个剧刷出了两个思考:
第一、真正的正义和公正并不是温情的,甚至是冷酷的,我要怎么办
我们以为的不公正,大多时候其实是希望正义的天平倾向于我们而已。我能做的,就是以正当的手段努力获得多一些向我倾斜的筹码。扮演好一个努力生活的普通的人的角色。
第二、很多对的事情,不一定是以大家接受的方式出现,我要怎么办?
在工作中,我们是为着自己内心的那些情绪而改变,就是放弃了专业价值。我能做的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损人利己地扮演好自己职务的角色。
我们习惯把失败的归因放在他人身上,一部分人是感觉良好的认知偏差,一部分人是没勇气接受自己的平凡和不足。我们习惯用追求个性的自我,对抗朴素的世间哲理,因为不想费力气去改变自己。
谨以此文,提醒自己,专注、专业。
谨以此文,提示大家,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