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散记|劝耕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好时候。虽然农村壮劳力大多已外出务工,走在乡间路上,还是看见老农们在忙碌农事:或耕田,或犁地,或种菜,或育苗。一圈下来,除了确实已无劳动能力,几难看到游手好闲的人。
但,难看到不等于没有,老安就是一个。
老安年龄并不大,不过五十多岁年纪,留守的村民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身体也健健康康,可以说得上正是壮劳力。家中有个儿子在外务工,老婆有点慢性病。按理这样的家庭,日子应该好过,现实却是夫妻俩衣服都难穿周正。
老婆因有病在身,所以既不干农活,也不做家务,天天窜东家走西家,一摆龙门阵就大半天,直到人家实在没空陪她了才回。老安呢,家里农田全都撂了荒也不管,种点菜也又蔫又瘦没有精神,只每天抄着手到处转悠。
要说他全然没用也不尽然,跑腿帮闲这样的事,村里还真没几个有他好用。村里哪家有个红白喜事,他就跑去帮着吆喝几声混顿好饭;哪家修房造屋,他也不请自来,有时搭把手,有时陪匠人闲聊,主家不过多加双筷子的事,总不好撵他走;村上来人了,他也凑来看看有没有需要跑腿的事,一旦得用,又趾高气扬起来,腆着肚子倒比村干部还多几分气势。
要说他有用,却又上不得台面。这一年扶贫建设项目很多,村里稍有能力的都搞了个工程队,包点小活做做。能让村民就近挣点,也是为脱贫致富做贡献,村里和工作队当然支持。老安看到别人赚钱也眼热,跑到村部夸下海口,要包点工程干,大家对他都不甚放心,一直没松口。直到八月底,有几个项目催着赶工,又一时找不到人做,才包了几间周转房给他建。哪晓得他全然不知计划,工人请来了材料还没买,地基打好了还没计划请砖工,墙砌好了木匠还没入场,工期眼看到了,村里无奈之下又抽了干部帮着计划管理才勉强完成任务。
我们走访刚回来,他就跑村部来,跟书记主任会计文书和工作队的挨个打着哈哈敬了烟,就在这萦的素的一顿闲扯。
“老安,你一天到晚这么闲,还是该把田地清理出来也种点庄稼,那么向阳的田土丢荒太可惜了。”书记劝他。
“书记呃,我也想种,家里有病人要照顾,哪忙得过来!”听到说种庄稼,老安眉头都拧成了一块。
“你老婆那个慢性病问题也不大,适当做点家务,养点鸡鸭,说不准比她一天到晚摆闲龙门阵还好些。”
“那不敢说,还是养到好些,弄严重了不划算。再说种庄稼又苦又累又没钱赚,没得意思。”他摇头。
“不种庄稼种点经济作物也可以,到村里产业园去干活赚钱也可以!这也没得意思那也没得意思,天天转悠没事干就有意思啊!”书记有点生气。
“我也想赚钱啊书记,这不放心不下老婆么!”他又找理由。
“十几年的老气管炎了有多大个不放心!再说,你赶场上下一天不落屋都放心,下田干点活就不放心了!”
“书记说得对,你先别发火,我这就去产业园看看有活干没。”老安呵呵笑着,作个罗圈揖就撒腿跑了。
“老安这样的人,就不应该扶持,等他穷怕了看会不会觉悟。”黄主任鄙夷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