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是检验企业的最好标准
评价一家公司,不能只看它是如何对待在职员工的,更应该看看它是怎么对待离职员工的。
据智联招聘《2018中国年度最佳雇主初选报告》显示,百强企业更重视提升内部员工的工作体验和满意度,因而能获得现任员工以及前员工的一致肯定和赞扬。
离职,能检验一个员工的人品,同样,也能检验出一家公司的品质。
网上曾有篇文章《离职3天,我被20个同事集体拉黑》,让人心寒。
讲的是一个小姑娘由于家庭原因辞职,结果刚离职3天,就被部门全体同事拉黑了。同事悄悄告诉她,老板要求所有同事当面把这位姑娘删除,杜绝与她的一切联系。理由是,“她不懂感恩,公司培养了她三年,结果合同到期就狠心离开,丝毫不顾公司遇到的困难。”
人在职场,哪能不挨刀,人走茶凉,早已见怪不怪了,可还有更过分的公司。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从事销售工作的小汪因待遇问题离职,离职后,突然收到原来的顾客给她转发的一封邮件。这封邮件的原发信人是她之前就职的公司,大致内容是:小汪已经不是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了,盗取公司客户资料后已离职,她是小偷!
小汪一纸诉状,把公司告上法庭。庭审时,公司承认大约向100名客户发送邮件,对原告造成了困扰。编造“小汪在离职时偷了公司的客户资料和名片”的故事,又拿不出证据,最后法官判决公司向小汪书面登报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
其实,这种卸磨杀驴、落井下石的公司,并不少见:
有男员工上午离职,下午单位就把他老婆开除,第二天,孩子也从单位幼儿园劝退。
有老板让离职员工把客户名单留下,不留下不准走。
有公司故意迟迟不给离职者发工资,以各种千奇百怪的原因克扣工资…
在职时,我为你卖力卖命,离职时你却给我一刀。这样的公司,不仅让离职者寒心,更让无数个想加盟的潜在员工,望而却步。
怀着仇恨的态度,对离职员工封杀,只能说这家公司或老板,格局太小。而心胸和格局太小的公司,怎能撑得起大事业?
对离职员工的态度,最见公司的格局。这一点,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让人钦佩。
在阿里,同事间互称“同学”,员工离职称“毕业”,阿里还为离职员工组建了阿里校友会,以感谢那些曾经的战友,永远的校友。
2014年,阿里巴巴举办了第一次“校友会”,以后每年都如期举办。第一次校友会,马云不仅亲自出席,主动感谢离职员工,还宣布为所有阿里人保留工号,哪怕只工作过1天。此外,阿里的体检系统、协议价格采购的酒店机票等优惠,一直面向校友及家属开放。
马云对校友们说:“能在阿里共事,是我们的缘分。如果你要辞职,我会尊重你的选择。如果辞职出去后发现外面不适应,想回来,完全可行,我欢迎。今后对于想创业的人,我们会给予一些投资。”
马云的寄语,让很多离职员工感动到泪奔。一个优秀的公司,心态是开放的,格局是放大的,也从不会把跳槽者当叛徒。
一家公司好,不仅它对在职员工“无微不至”,如果对离职员工都“不离不弃”,那它才是真的好。这样一家有温暖、有格局的公司,怎能不做大做强?
真正聪明的老板,会把员工离职当作一次自我反省与改善的机会,只有心胸狭窄的老板才会故意使绊、讥讽诋毁、为难跳槽者。
与其做小人,挖空心思指责跳槽者的品行、质疑他的能力,克扣他的工资,不如大大方方握手话别。在他最后的告别里,往往藏着对公司管理的真知灼见,他的建议,可能就是未来公司发展的金点子。
松下幸之助就很会抓住这个看似糟糕的时机,他每次都十分诚恳地请离职员工对企业提出批评和建议。松下公司的许多决策就是根据跳槽者的临别留言而加以改进的。
员工离职,和恋爱分手一样,“不纠缠,不怨恨,不诋毁,不打扰”,便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
愿每位员工和公司的这场恋爱:如果相爱,便携手到老,如果错过,便护TA安好。
在分手的时候,彼此还是豁达些,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