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移民和美食

2016-08-10  本文已影响40人  半山桃源
约堡蓝

我居住的这个小村儿住着许多韩国人,附近有三星和LG在欧洲的分公司,所以我原本以为他们是在附近上班的员工或家属,没想到后来接触了几位,他们一口流利的德语,没有一丝口音,好奇询问才知,他们的父辈是朝鲜战争的难民,被德国接纳,就在此落地生根了。

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新韩国移民是随着三星等跨国集团在欧洲的开疆扩土而在此定居下来的,他们很努力地学着德语,适应着当地的生活,依旧保存着腌泡菜的传统,是超市白菜购买的主力军,本地的韩国超市发展的也很有规模,而且韩国餐厅生意奇好,在本地最大的购物中心竟然还有韩式烤肉店。

这个小村的移民中意大利人也占很大比例,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德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作为高素质人才被引进来的,他们在这里工作纳税,子女在这里接受教育,比如我的老邻居,八十多岁,工程师,1965年来到德国,在这里工作置业,如今,两个孙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了,他说以前每年还回意大利看看,现在老家人丁凋落,他们也年龄大了,就很少回去。意大利人爱美食,本村有几间颇有口碑的意大利餐厅,在这里都已经经营四五十年了。

想起在南非生活的时候,那里有很多德国后裔,有机会听他们讲过自己的家族史,一些是祖父辈们在二战的时候,千里迢迢跑到了南非,或者经营农场,或者从事制造业和外贸,一点点积累到现在,到如今这一代基本上都已不会说德语,还有一些移民是从冷战时期的东德偷渡出来的,还有一些是大学毕业后,来非洲闯天下,最后在南非扎下了根。

不管是什么时候来的,都爱喝啤酒,爱吃烤猪肘,喜欢黑面包,约翰内斯堡的啤酒节从19世纪末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德国后裔们穿着民族服装,喝着在南非酿造的啤酒,吃着传统的面包圈,感受家乡的气氛。约堡有一家德餐店的烤猪肘竟然完完全全是南德正宗的味道。

我们中国人自不必说,无论是欧洲还是非洲,只要是个村儿就会有一家中餐厅,哪怕招牌菜只是酸酸甜甜的咕噜肉,也是从中华美食里延伸出来的。

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通讯的便利,曾经是故土难离,而如今心在何处,家在何处。

当然时不时也会惦记老家的牛肉汤泡馍,麻辣香锅和妈妈的家常饭。

平时家里吃的也还是家乡菜,离乡远行已是宿命,故乡的味蕾却可以延续到下一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