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清单式”的童年
父母总是花很多精力来担心自己对孩子关注不够多,没有足够参与到孩子的人生,教育以及养育过程中。的确,行动和思维都尚未成熟的孩子必须通过父母获得基础生理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这无可厚非。
马斯洛通过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低一级需要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父母常常不满足于自己只解决孩子的温饱和提供安全保障,绝不能让孩子逃出自己的操控。当孩子的高级需要产生时,父母忙不迭的参与到获得满足的过程中。
父母为孩子的失误而埋怨自己没有给予随时的保护,没有给予立即的纠正。关注孩子的每件小事,并掌控他们的每个细节。
随即,孩子开启了“你按照我的安排来”的清单式童年:
我们确保孩子的安全、健康、好吃、好喝
↓
不期望孩子进入好学校,还希望他们进入好学校里的好班级
↓
接着希望他们在好学校好班级中取得好成绩
↓
不只是高分,还要拿最高分
↓
高分还不够,还要获得荣誉和奖项
↓
考上大学不够,要听从我们给你的专业选择
↓
不能高分低能,所以要多多运动
↓
不只参加活动还要成为活动组织者,因为大学就喜欢能力全面的学生
↓
还要经常参加援助活动,因为得让他人看到你是个热心的人,以提高老师对你的印象
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期望中的完美——爸妈期望你做到完美,而爸妈却从未做到过。
父母更像是孩子的私人管家和秘书,花心思督促、哄骗、暗示、唠叨,甚至为了让孩子上假期辅导班而与他讨价还价,确保他不会在新学期中成绩一落千丈。父母害怕孩子固步自封,害怕孩子的未来暗淡曲折,害怕的越来越多……
在清单式童年中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
没有自由玩耍的时间,过着“充实”的每一天
↓
每一项作业、每一门测验、每门活动
↓
都对于我们为他们规划好的未来成败攸关
↓
我们不让他们做家务
↓
甚至不让他们有充足的睡眠
↓
他们要做的只是把清单上的事做好
在清单式童年中,父母口头希望他们开心。但孩子放学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却是今天上了什么课?考试成绩出来了吗?孩子从父母脸上获得的肯定、希望、自我价值,往往通过学习成绩是否优异来衡量。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慢慢变成了训练员和海豚之间的关系——父母希望孩子“跳跃的高一点,再高一点。”
到高考选择专业时,父母询问老师更多的是“我家孩子能考到哪个大学,报考哪个专业?”而不是先询问孩子“你对什么专业感兴趣?”无论高考结果怎么样,孩子都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渡过。
越来越发现,随着年纪的升高,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创造力越来越弱,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
每天都在期盼爸妈告诉自己:“你已经做的够多了,你这个年龄这么努力已经足够了。”
在焦虑和疲惫中煎熬的孩子,会产生“这样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的疑问。想不通的孩子,会因为一次成绩而结束自己的生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想通的孩子,选择的是服从,继续这样疲惫的生活。
而作为父母认为这样的人生当然有意义,因为孩子不进入理想的大学,没有好的工作,他们不会有未来。尽管父母眼中的未来很有可能来自同龄人的赞许。
但父母不想看,也不愿看坚持这样认为的后果——孩子的自我认同完全来自有意的成绩。甚至父母会骄傲于:“没有我,你什么都做不成。”的自我荣耀中。
清单式童年究竟毁掉了什么?
毁掉了孩子建立自我效能的机会。自我效能是人类心智的重要准则,原比通过父母赞扬建立起来的尊严重要的多。
自我效能是一个人能看到自己的行动能产生结果而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代表父母替他们做出的行动。
简言之,孩子要成才,必须建立自己的自我效能,这需要更多的为他们自己的人生,做更多思考、规划、决定、试错、试验、期望、梦想及体验。
那就全身推出,不再参与孩子的成长?
当然不是!
只是告诉父母,不要再将成绩、荣誉、奖励作为判断孩子气我价值的标准,看做他们童年的奋斗目标。
我们应更少关注孩子将进入怎样的学校,而是要关注在童年期,孩子应形成怎样的自我价值认知、习惯、心态、技能。
成功从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成功的人生更没有。让孩子获得不虚度人生的方法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