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周恩来的关系
同为绍兴周氏后人,周恩来和鲁迅到底是什么关系?
周恩来与鲁迅属周桥同宗
周恩来与鲁迅(周树人)同宗的问题,是1938年10月19日周恩来在武汉鲁迅逝世两周年纪念大会上的一篇演说中提出来的。他说:
我想在今天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会上大家都是诚心诚意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我自己不是文学作家,然而却参加了文艺协会,同时在血统上我也“或许”是鲁迅先生的本家;因为都是出身浙江绍兴城的周家,所以并不如主席所说以来宾资格讲话。
周恩来为了对自己讲过的或许与鲁迅同宗的话负责,次年3月顺道访问故乡的时候,特地问他的姑丈王子余先生:“周家跟鲁迅是否同族?”王子余答道:“同姓不同族,鲁迅是鲁墟周,你是后马周。”
张异认为两周是否均属周敦颐后代,在周恩来方面,即宝祐桥周氏方面自然不成问题,不仅百岁堂内有“莲溪绵世族,沂国振家声”的门联可以作证,而且现存的《周氏破塘祖茔祭簿》与《老八房祭簿》中也都有所记载,并明确地写着宝祐桥周氏始祖为周敦颐十三世孙周茂。
问题是鲁迅这一系,也就是鱼化桥周氏的渊源,鲁迅二弟周作人对此持怀疑态度,他在《鲁迅的故家》第一部分第七十五节(400年前)一节中这样写道:
会稽姓周的大族很不少,但和我们都是同姓不同宗。他们家谱上的世系从南北宋列记下来,有的可以上达唐汉,有五六十代之多。
我们的便不行,从始迁祖算起到我们这一辈才有十四代。以三十年一代计算,只有四百年的历史。实际上也是对的,据说第一世逸斋公移至绍兴城内居住是在正德年间。我们从正德元年(1506年)算起,至清末刚是四百年。
一般家谱的办法,始迁祖是晚近或微末,却可以去别找一个阔的始祖来,最普通的是拉住那做过《爱莲说》的周茂叔,喜欢往上爬的还可以硬说是周公之后,大家弄惯了也不以为可笑。
但是我们的家谱上不曾采用此法,干脆地说逸斋公以前不可考。
其实逸斋公虽有其人,却也不大可考了。不但从什么地方移来,是什么样的人,都无从知悉,便是名字也已失传。总之他带了两个儿子进城住下是事实,儿子长名寿一,次名寿二,以后世系完全存在。老太爷没有名字不好叫,后来修谱的人便送他这一个笔名。逸斋者言逸其名也。
周作人怀疑的原因之一,是他们的《越城周氏支谱》关于鱼化桥周氏的渊源没有明确记载,如该谱在《谱例》中写道:“吾周氏自始迁祖逸斋公于明正德间徙居越城竹园桥,而字讳生卒不详,宗支世系亦无可考。”但周作人的祖父周福清,是肯定鱼化桥周氏为周敦颐之后的,他在《浙江乡试朱卷》中所填履历就是这样写的:
始祖元公,宋封汝南伯,元封道国公,学者称濂溪先生,从祀文庙。
周福清的确信,并非没有道理,因为《越城周氏支谱》在《周氏寿一公世系表》里有这样一段话:
澳长子——德(第十一世)又名寿一,字俊德,元至元十七年庚辰生,赘江苏吴江烂溪张氏院判张公女,遂居焉。子希贤。烂溪一称车溪,按南门谱楮斋公列传云:宗子德,赘吴江张氏,开族烂溪,六传吏部尚书用,谥恭肃,十六传御史宗建,谥忠毅,裔最盛,先世相传,逸斋公盖出其后。
“逸斋公”虽是“笔名”,但“逸斋公”盖出周德之后这一点,鱼化桥支覆盆桥分支有关人物都是承认的。
就是《越城周氏支谱》谱例中,也还有如下的话:关于“逸斋公”,“先世相传,谓吴江烂溪人行德八,出暨阳南门翰林承旨伯九公派,山阴楮斋公长子德,行寿一公之后,是以粮户有明德户,而先世又皆以寿德二字名其堂,想有由来也,惟世远人邈未敢遽信,然亦不敢埋没”。
所以在鱼化桥周氏的《越城周氏支谱》前面,又有“周氏”渊源考。在“受族”的题目下,有关于汝南族、营道族、康族、南康族、祥符族、紫岩族、南门族的简介。还收有诸暨 (暨阳)紫岩谱、南门谱和山阴周桥谱的多种序文。又有南门派分宗和从周敦颐开始的世系表。
旧时,鲁迅家灯笼上所号也是“汝南周”三字。《越城周氏支谱》主编周以均自撰(年谱)上也明确写着:“先世出道国元公之后,家世业儒。”因为有这样一个大前提,所以1937年,由王子余主编的《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姓氏编”中就有了如下记载:
鱼化桥周氏:
先世:其先世与后马同为澳长子名德者之后。此族支派有竹园桥、清道桥、鹅行街、广宁桥、跨湖桥、通市桥、合壁楼、华仙弄、保枯桥、圆通寺、覆盆桥、大树下、松林半壁街、王府庄、湖南岸、箪醪河、小任家板、商家村、谢家湾头等处。此称鱼化桥者系就其宗祠所在地而言。
许多文章就是根据这一记载,均说两周同为周敦颐之后。这当然是对的,但又说鱼化桥周氏与宝祐桥周氏同为澳长子周德之后,这就错了,说清这个问题要从周氏世系说起。
据记载,周敦颐四世孙周靖,随宋室南渡住杭州,不久又迁诸暨紫岩(即紫岩族),至第七世恪,又迁诸暨南门(即南门族),至第十世周澳(楮斋)始迁山阴,定居周桥,即今周家桥。诸暨丰江《周氏宗谱》,将周澳称为“山阴始祖”。
澳生四子:德、完一、完二、完三。完一又生四子:文奇、文惠、文原、文城。文惠生二子:茂、莘。茂从周桥迁居后马,莘居上午头。
据《周氏破塘祖茔祭簿》记载,宝祐桥周氏始祖为茂。因此,宝祐桥周氏始祖与覆盆桥周氏共同的始祖应是居于周桥的澳。澳之后分成了二系,一是德之后,即鲁迅一系。澳次子完一之后就是后马村与宝祐桥周氏一系。所以两周同宗应属周桥时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两周确是同宗,他们五百年前确是一家。
但《鲁迅和周恩来的祖籍考》与《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说两周同是周德之后却是错了。因为他们错把鱼化桥周氏的《越城周氏支谱》中记载的鱼化桥周氏曾有一房分于宝祐桥,当作了周恩来一系的宝祐桥周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本人继续调查,经过调查,他与鲁迅的族系终于搞得较为清楚。
1952年的一天,鲁迅夫人许广平到中南海周恩来家做客,当时周恩霔也在场,周恩来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很认真地对许广平说:“我应该叫你婶母呢。”许广平笑笑说:“那可不敢当。”周恩来接着说明,已经了解到,和鲁迅先生确属本家,不过是很疏远的关系,按辈分,鲁迅要长一辈。
1969年中共九大期间,周恩来又特地到北京饭店拜访鲁迅三弟周建人。周恩来用绍兴腔对周建人说:“建老,我已查过了,你是绍兴周氏二十世孙,我是绍兴周氏二十一世孙,你是我的长辈,我要叫你叔叔喽。”周建人忙说:“你是总理,不敢当。”
本文选摘自:《周恩来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