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举解开困惑多年的笔记情结
我上初中那一年,正逢上韩国的晨光笔记本风靡校园,淡黄色的纸张,浅绿色的横格条纹,再加上可以小清新可以甜美的封面,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把这么漂亮的笔记本带回家,之后,我就要信誓旦旦地计划一大堆让人羡慕的课堂笔记了。
可惜的是,我还是太天真。数理化上课时,老师讲得太快,概念直接在书上画,错题只能直接划掉,看着一个大大的叉醒目地出现在本子上,如同画在自己身上一样不堪入目。文史地的知识点也都基本在书上,那时候我还不会思维导图,总结起笔记来,和抄书没什么区别,也就没坚持下来。
唯一用得最频繁的当属读书笔记了。既然课堂笔记用不了多少,那就在读书笔记上下下功夫吧。然而我却又犯了一个错误,我把文言文和现代文的的摘抄本区分开了。原本以为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可是谁想到兴致一来的时候找不到本子,只能拿出哪个用哪个吧。后来我又陷入了笔记本选择恐惧症,小本子好装好携带,大本子能够把一个内容写在一起……唉,我的记笔记事业就这样从初中纠结到了大学毕业,乃至工作至今,也没完成一本像样子的笔记。
就这样,笔记本的情结一直都困扰着我,为什么有的人的笔记本就能记得那么实用又好看,而且还能够变现呢?真的是我坚持力差,不会安排笔记空间吗?不!时至今日,我终于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了。一切都只在于我早先没看过这样的一本书——《如何有效地整理信息》。
《如何有效地整理信息》的作者奥野宣之是日本的笔记本达人,他的笔记本书写理念和记录笔记后的智慧创造法深受读者的喜爱和好评。除了本书之外,奥野宣之还有《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签”读书法》等书已经问世。《如何有效地整理信息》这本书结合了高效的方法论指导和案例分析,操作性极强。当我们通读全书之后,就能够轻松地掌握与实践作者的笔记法了。除此之外本书还能够帮助我们将这些信息产出,达到开拓思路,启迪创新的效果。
《如何有效地整理信息》总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章,分别从记笔记的原则、方法与技巧进行介绍,也就是整理信息的方法集合,这是本书的主体部分。第二部分是第五章,指导了我们如何将笔记本中积累的内容进行知识生产。也是本书再版后作者与时俱进增添的内容。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前一部分的升华,因为我们在记录笔记的时候,除了想要留存有用的信息与知识之外,还希望能够从中得到收获,也就是知识生产,所以当我们从知识生产的的角度进行阅读的时候,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笔记法的精髓了。第三部分是第六章,介绍了笔记本索引化的好方法,目的是在已经能长期的记录与知识生产后,又帮助我们能够快速得到找到自己曾经记录的信息。
困惑一:如何为笔记本分类
解决关键词:不分类,一本通
奥野宣之的笔记法叫做“一元化笔记法”,也就是说,无论我们有多少个生活和工作重心,一本笔记本就足够了。之前在BBC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福尔摩斯使用的一款笔记本,在电视剧播出之后火爆销售。对,福尔摩斯就只使用了一个本子。试想一下,如果福尔摩斯也把笔记本分为调查失踪人口,调查连环谋杀,调查哥哥委托的案子等等的话,估计福尔摩斯本子还没找到,线索就已经被抹掉了。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不需要各种花哨的分类。我们只需要一个本子,并且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去,就能够解决所有麻烦。
“一元化笔记法”的记录原则也非常简单,就是将所有的信息都按照时间顺序或记或贴在本子上,并且进行索引。随着“断舍离”概念的推广,我们应该懂得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只用一个笔记本,就能够解决自己的笔记本选择恐惧症,笔记本分类纠结症,笔记记录地点失忆症等等。“一元化笔记法”让记笔记变得轻松无压力。也让所谓的分类记录这一笔记本的虚张声势远离我们的生活,最终找回单纯记录的轻松愉快的感觉。不仅如此,因为我们将所有的内容都记录在一个本子上,所以本子的消耗率也会大大提升,每当我们记录完一个又一个本子的时候,岂不是又拥有了满满的成就感?
困惑二: 如何选择适合的笔记本和笔
解决关键词: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我们在选择笔记本的时候,除了关注封面的颜色与图案,纸张的质感与条格样式这些比较形式化的方面之外,最应该关注的是笔记本的尺寸。因为笔记本的尺寸大小和移动的方便程度将会极大的影响我们使用笔记本。如果你经常出外勤,办公地点经常移动的话,便携的笔记本会更加适合,那些能够放在口袋里的笔记本,如果足够记录的需求的话,便是你最好的选择。如果自己想要记录的信息量比较大,信息内容比较多的话,那也就只能选择大开本的笔记本,方便我们记录和粘贴,而且一目了然方便整理信息。
解决了尺寸大小的问题之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最近的生活情况或计划进行笔记本的选择。最近爱读古诗词,那就可以选择中国风的笔记本熨帖心情;最近有长期的旅行计划,就可以选择方便画画与粘贴的本子进行记录;最近想要认真准备考试或者学习一项技能,那就选择厚些的本子方便讲内容整合在一起,方便复习等等。除此之外,经常换换笔记本的类型,也能够启迪我们产生很多灵感呢。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会有不同的思考与成长,一味的认为哪种笔记本最好是不现实的想法,我们无法再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也很可能不会一直使用同一种笔记本,所以在选择笔记本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方便合适。
我们在使用笔记本的时候要“一元化”,但是使用记录笔的时候,就可以同时有很多的选择了。不同颜色的笔能够让我们更好的查找记录的信息。正式的会议记录用黑色或者蓝色的钢笔或水笔,这样不容易丢失信息,而且还很正式。外出的时候根据季节、时间或者心情用一些颜色鲜艳的笔,也可以多感官的记录下信息。如果有带包的习惯的话,也不妨带着便携的剪刀和胶棒,随时随地可以粘贴自己需要的信息。如果你是一个手工和文具的小白的话,本书的附录介绍了几十种文具的使用方法与心得,可以帮助选购哦!
困惑三:如何让信息混乱堆积站变为信息高能处理中心
解决关键词:清楚 有用 辅助
试着回忆一下,我们都经历过的作文考试。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高中,语文作文考试的官方用纸都是稿纸,字和字分开,上下有空行;英语作文考试的官方用纸虽然都是条格纸,但是行间距都非常大。这样的设定,并不是为了方便考生书写,而是为了方便阅卷老师给分。从这个陪伴我们十年磨一剑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方便阅读的书写方式的窍门。读到这里,也许一些读者还没有明确这个窍门,那一定是我没说清楚。不过没关系,奥野宣之说清楚了就好。奥野宣之的书写窍门是,将字的结构写清楚,上下行空一定的距离,字迹较大一些。在需要标注和重点的地方,使用自己统一设定的符号,如果担心自己记不住符号代表的意思的话,也可以参考火车编号的方式用汉字缩写,比如说动车的标号是D开头,高铁是G开头等等。
如果你喜欢阅读网络小说或者订阅号的话,一定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叫做分割线。分割线的种类有很多,波浪的、横线的、点线结合的、没什么明确的规定,画起来全凭自己的喜好。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分割线,小事件记录完毕,画一个普通的分割线,一天的事情记录完毕,画一个明显一些的分割线,特别重要的事情,干脆就画个彩色的边框。即使我们做不了手账达人,偶尔借鉴一下小技巧也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么。
“一元化笔记法”一直有一个让人比较疑惑的事情,那就是,如果这一件事情没有一次性记录完毕,过几天还有新的后续发展怎么办?如果我们只是按照时间记录的话,不是就将一个事情分割记录得支离破碎了吗?别担心,奥野宣之还有好办法。如果记录的页数不多,就在相同事件的笔记,就在本子的同一高度上贴上颜色一致的标签纸。如果记录的页数特别多,也可以选择同一事件涉及的页数的切口上,在同一高度,用荧光笔涂上相同的颜色。这样看高度,看颜色,即使是页数分隔很远,也能够一目了然。当然,如果你愿意的话,在事件结束之后,选择一张适合的大纸,以复印或者抄写的方式,将这件事情总结在这张大纸上,并把纸折叠后在贴在本子上,也可以在本子上贴一个小信封,将纸折叠后放到信封里,那就一目了然了。
在解决完如何记的问题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记什么。关于记什么,我们其实可以任性一点,想记什么就记什么。本子是自己的,笔又在自己手上,我们记录下来的内容,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派上大用场呢。 毕竟,我们谁也不知道将来的自己,会成长为什么样子。不过有的时候,当我们拥有了太宽泛的权利之后,往往会陷入不知所措。也就是即使我说你记什么都行,你也可能会不知道记什么好。这也就是我大爱奥野宣之的地方,因为他无私地将自己记录多年的有效内容分类整理下来,告诉我们,应该记什么。那么,奥野宣之的笔记本上会写下或者贴上什么呢?他会将自己感兴趣的宣传卡片、书店名片、纪念卡片等等贴在本子上,在购物用餐之后,也会将收据或者购物清单贴上。读到一本好书是,他会将书籍的宣传卡片或者腰封贴上。旅行的照片、会议的PPT等等,都是能够帮助我们会议的好素材,贴上吧,不用犹豫。除此之外,如果你有阅读报纸和杂志的习惯,阅读的剪报也可以贴上哦。粘贴可以帮助我们节约记录的时间,并且也让记录的内容变得更加准确,真是方便又好用的方法之一。粘贴之后,再利用零碎的时间,原汁原味地记录今天发生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事情的过程,尽量少的将自己的感情色彩加在事件的记录当中。简单点儿总结,就是重事实,重过程。毕竟,在以后的再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化都会减淡,能够帮助我们回忆起原本发生了什么的过程记录,才是最有效的。
“一元化笔记法”让我们在记录的时候,节省了很多的心力,所以记录之后的索引工作理所当然地就要消耗一些时间了。首先针对一本记录完成的笔记本,我们要像制作书籍一样,在前面添加一个目录,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列出内容主题和记录时间,不一定要写上页数。在列出内容主题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将主题都列出来,奥野宣之总结出了后期搜索频率较高的项目,供我们参考。比如读书笔记,会议和学习笔记,想要仔细阅读的书评,特殊时期的思考,游记和自己的构思或者是设想等等。
按照以上的方法,我们统计完了一本笔记本的目录,然后还可以将这个目录输入到电子表格中,这样可以在我们以后积累了更多的笔记本之后,也能够快捷的找到需要的内容。一个笔记本,除了书脊之外,有三个切口,我们在使用完一本笔记本之后,一定要在每一个切口上都写上笔记本的编号和记录的时间段,方便我们后期查询。这一点很重要哦!
困惑四:如何从笔记本达人变成创新达人
解决关键词:复盘 再构
写到这里,我很想问一句,阅读完困惑三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我们要将那些看似没什么用处的的发票、卡片贴在本子上呢?笔记本不应该记录下来我们日常生活的干货吗?恭喜你,如果你注意到这一点的话,证明你是一个爱思考的人,没注意到的话更没关系,因为我现在认认真真地解释原因呢。本书的名字叫做《如何有效整理信息》,题目中的“有效”二字,隐藏着一个信息为我所用的含义。那么,作为资深的笔记达人奥野宣之的操作经验,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记录笔记,不只是为了记录生活,我们更希望在记录之后,我们自己能够有一个提升,能够创造出更多新和好的东西,这也就是奥野宣之所说的“知识生产”。比如说,我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汉语老师,其实我讲明白了课本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但是我还是会经常关注广告文案和时事新闻等等,这是因为一代代的学生们的知识积累如同一条流动的河流,如果我们不一直跟着走,一直发展自己的独到之处的话,最终就会从“老司机”降格成为“老古董”。
在奥野宣之的实践当中,他记录的这些收据、宣传卡片纪念卡片等等都是能够对他的知识生产提供帮助的。这是因为,首先,我们一直想要得到的创造力,其实原本就是对已有知识的重组与再创造。实际上,就是将出人意料这个词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出人意料的使用,出人意料的重组等等。而这一切的出人意料,都需要大量的积累作为支撑。日常记录笔记就是对知识的量的积累,偶尔让我们经验或者感兴趣的宣传语或者卡片,很有可能就是点燃一切量变,让其产生质变的催化剂。持之以恒地坚持积累,就完成了知识生产的第一步——收集。
当我们带着满满的成就感翻看着过去整理的笔记的时候,可以一边看一边思考,用彩色笔画出关键词,在旁边坐批注,给记录的内容起名字等等,这些都是对已经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再加工。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将某一项或者几项的笔记内容进行再整理。比如说,我们可以将同主题的内容整理在一张大纸上。如果担心整理不好的话,也可以用卡片分别整理再重组成为新的笔记内容。在这个复盘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已经收集的内容进行重新的思考,不仅如此,由于我们在复盘的时候,也会处在不同的状态,所以,不同阶段的复盘,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与思考。在这个时候,灵感便能够迸发出来了。
除了收集与复盘,能够做到知识生产,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去实现。比如说,我是一个想要提升码字水平的斜杠青年,那么真正让我靠近这一目标的,唯有写写写。不要再说什么积累不够,阅读不够了,写写写才是所有的一切的促发剂。只有我们开始动笔,才能够督促我们阅读与积累,才能够让我们知道自己能写什么,欠缺什么。那些真正能够“下笔如有神”的人,都是为写而思的。那些一直让我们的码字习惯持续拖延的理由,也都不再重要。
《如何有效地整理信息》这本书是作者奥野宣之在上百本笔记实践“一元化笔记法”后的产物。这本书的畅销,也是作者经验成功的证明。在一本笔记本上,按照时间顺序,粘贴、记录下我们每一天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并经常翻看这些笔记,不仅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高效更方便,也能够帮助我们创造出更多有用有心意的知识生产。此时此刻,你还在等什么?我可要去记笔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