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复制的领导力

2018-12-07  本文已影响0人  赵凯博

什么是领导力?

有人说,这是只有领导才有的能力,是吗?不是。又有人说是带节奏的能力?这都不准确

领导力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具备的能力,是影响身边周边人的能力。

日本人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会说五遍,哪五遍呢?如:

老板:渡边君,你去帮我做一件什么什么事情。第一遍

渡边君准备走,老板说渡边君,你重复一下我刚才说的事情。第二遍

老板又说:渡边君,你说一下我为什么要你做这件事情,渡边君说了一下。第三遍

老板又说:渡边君,你说一下这件事情遇到困难了怎么办,渡边君说,做这件事情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了,我就自己做决定,如果遇到那种情况了我就来找您,您看可以吗。第四遍

老板又说:渡边君,如果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做,你有什么样的想法,第五遍

你会发现,问问这些问题之后,渡边君解决的这件事情相当的符合老板的心意。

我们在公司做工作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事情,我们去问老板这件事情,老板这件事情您看怎么解决,老板会说,什么事情都来问我,还要你干啥,员工心里就想王总事情多脾气大,下次不要来问了,那下次员工自己做决定,王总过来跟员工说,这事你问过我吗,自作主张,胆挺肥了啊。

你会发现,员工怎么干都是做,渐渐的员工的执行力就下降了

我们中国老板经常说的一句话:不要再让我说第二遍

我们希望说一遍就清楚了,我们希望通灵,这一辈子都很难培养一个通灵的人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学一下,说五遍这个方法,提升我们工作的效率就会大大的提升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以前我们管理一个团队如何管理呢?

管理70年代的人的时候,管理的驱动力是:

因为70年代的那些人一旦买了房子,他们就会怕很多事情

那现在管理的都是90后,你想让一个90后怕你?很难了吧?

现在的90后,他们对生活的追求非常的高,也不买,他爹就是70后,已经买房了,人家租租房子就过得挺舒服的,你还北漂呢,人家都有房

所以呢,管理一个90后团队,核心的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

你只有尊重和信任那些90后,他们会愿意把工作做好

这边给大家去介绍一下沟通视窗

沟通视窗

公开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事情。例如:明星,企业家,知名人物。他们知道的东西很多,知道他们的也很多

盲点象限:自己不知道,他人知道的事情。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问题,它就在我们的盲点象限里

隐私象限: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秘密

隐私象限又分三种

第一种:又深又黑的秘密,别人不愿意说的秘密

第二种:不好意思说的,比如今天同事怎么怎么样,你不好意思把这个事情说出来

第三种:忘了说的,也或者知道,但说不出来了,成为“知识的诅咒”

潜能象限:潜能象限是最大的,未来的每一天其实都在潜能象限里,有很多需要去探索的事情就在潜能象限里

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哪个象限在不断的放大? 

你从一个山村里,到北京大城市,然后有了自己的企业,你知道的事情和人越来越多,知道你的也越来越多,哪个象限? 是不是公开象限?

实验表明,公开象限越来越大的时候,受到的尊重和信任也就越来越大

不信我们来排个序,你在这个世界上最尊重和信任的人是谁?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你的父母,然后是你的家人,兄弟姐妹,然后是朋友,同事,隔壁的同事,见过几次面的人,见过一次面的人等等

我们会发现,你跟你父母的公开象限是最大的,然后紧接着,你跟朋友之间的公开象限比你父母的公开象限要小,所以你跟一个人的公开象限越大,尊重和信任也就越大

那如何提升自己的公开象限呢?

隐私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那如何变为公开呢? 那就是讲嘛!这里的讲不是说要让你去给别人讲自己不愿意说的秘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背景都不一样,那每个人理解一件事情也都不一样,那其实对待同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隐私象限,那只有不断的去讲、沟通,那我们两个人对待这件事情的看法是不是就会越来越接近?那这个时候获得的就是尊敬和信任

盲点象限是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事情,那如何变为公开呢?那就是听!我们只会说还不行,还需要会倾听。倾听他人的想法和对自己的看法,然后去改善自己

知识的诅咒

什么是知识的诅咒呢?

知识的诅咒就是当我们对一件事情太熟悉的,我们往往会忽略掉,或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怎么去说,这就叫做知识的诅咒,举个例子

经典的案例:早年,在美国有一款卖的很好的一款啤酒叫舒利兹

他去找营销大师霍普金斯说自己的产品感觉没什么卖点,不知道怎么营销

霍普金斯说:是个产品都有它的卖点,来你说说你产品的生产过程:

然后他就把这个啤酒怎么发酵怎么酿造,怎么灌装,怎么运输全都讲了一遍,讲完以后,霍普金斯就说找着卖点了。什么卖点,啤酒在灌装时要用高温的纯氧吹那个瓶子,吹完以后再把啤酒灌进去,盖上盖 这样啤酒不容易变质,而且口感很好!

营销标题是什么呢:每一瓶舒利兹啤酒在灌装之前都要经过高温纯氧的吹制,才能保证口感的清冽

啤酒商说你这根本就不懂啤酒,懒得跟你说,这是啤酒生产的标准工艺,所有的啤酒都是这样生产的

现在我们去想一下,假设我们看到这个广告标题,你们会去买一瓶这个啤酒吗?一定会的对吧

你会怎么喝呢? 倒在杯子里,喝一口说:嗯,你还别说这口感还真不一样

为什么啤酒商会觉得自己的产品没有任何的卖点呢?这就叫做知识的诅咒。

我们会发现,对一件事情太熟悉的时候,他会觉得这件事情没什么好说的,但在消费者眼里,他就会关注这些奇怪的东西,而且你不能问他,你问他也说不出来,你必须得做深入的客户洞察,你的去了解消费者,然后才能找到一个能够打破知识诅咒的东西

管理者角色

我们每个管理者都有三个角色:管理者、领导者、执行者

管理者角色:

管理者是通过别人来完成任务、目标,及培养人才,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是亲力亲为,越是亲力亲为的时候,在员工心里想到是,反正老板还要看,那我做的差不多了,然后老板再提点建议,就行了,他们不会全力以赴,他们在做任务和目标是为了让老板看而做,所以管理者角色是一定不要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跟员工列清单,什么时候需要老板插入,什么事情不需要,那么这个时候你会员工的积极性和做事情的效率会大大的提高,参考讲五遍方法

领导者角色:

领导者更侧重于团队的氛围,就是很多企业啊,老板说你们每天加班啊,然后每天干到很晚,不体谅员工,员工说累的时候呢,老板只会说这些人矫情。领导者是去把控团队的氛围,偶尔出去喝喝酒、唱唱歌,让每个人该玩的时候去玩,该做事情的时候在做事情,这是一个好的领导者,这个是针对团队的

还有一个就是反馈,反馈分为三个层级,零级反馈、一级反馈、二级反馈

零级反馈就是典型的做了事情,然后领导连个话都不带说的

我们假设一下,我们做好了一件事情,然后领导爱答不理的,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有人会说,很伤心,下次我就不做了

然后是一级反馈,就是员工做好了一件事情,然后领导说,小张干的不错,简单的表扬一下,或者发个红包,请吃个饭,这都叫一级反馈

再然后是二级反馈,就是员工做好了一件事情之后,领导不但需要去奖励还要说为什么做的好,要让员工知道他做这件事情的意义,还有他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如坚持能力强啊,探索能力厉害啊等,因为一旦这样去说的时候,员工下次还会去坚持表现自己、

很多领导都是零级反馈,员工完成了一件事情,然后领导一句话都不说,有的找理由说,我是想给他攒着,到年底了说。这种事情不用说,多发点钱不就行了

我们在做员工的时候多么的渴望领导的表扬,但为什么我们作为领导之后又吝啬自己的表扬呢?

执行者角色:

执行者角色是给出结果,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故事:

有两个人跑到俄罗斯去旅游,然后看到两个人在地里干活

第一个人呢,拿个锄头在地上挖了个坑,然后第二个人给坑填上,然后就这样反复的做

然后中国人就不明白,这说明风俗呢,挖坑填上

就不明白嘛,下车去问那俩人

说哥们你们在干嘛呢?

他们说我们在干活

干活?干什么活?  

我们在种树

种树?也没见你们种树啊?

哦,是这样的,他的工作呢是挖坑,我的工作呢是填土

那也没见种树啊?

今儿种树那人没来。

你看,领导安排让挖500个坑,填500个土,我挖了500个坑啊,也填了500个土啊,你不能不给钱啊

看似我们每个人都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但没有产出结果,所以 ,执行者的任务是给出结果

思考一下,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有没有干过类似挖坑填土的事情,思考一下,我们每天做的一些事情背后的意义,如何去突破自己。

还是那句话,成长不是做更难的事情,而是做不同的事情        加油!!

    赵凯博      (2018/12/7)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