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喫茶店

怎样让别人更容易记住自己

2018-08-22  本文已影响2人  Mu_Xin
「無題」「裏方」のイラスト [pixiv].jpg

有个定律叫做「150定律」,百度百科对这个定律的解释是这样的。

150定律(Rule Of 150),即著名的「邓巴数字」,由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该定律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

这就意味着,人们不可能同时对很多人有充分的了解。

联系到我们的现实生活,确实是这样的。除了我们最亲近的那一部分人之外,在社交软件中,我们对好友列表里面的其他人,真的不是特别的了解。即使有一点了解也只是停留在他/她是做什么的,除此之外便没有了,也可能有的人我们早就忘记他是做什么的了。

之所以这样,正像上面「150定律」里面讲的那样,这是我们的极限。

当然了,我们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我们会无意识的用一种方法记住其他人。

记得前几年的时候,我每天早上还会按时吃早饭。每天早上6点多的时候,小区不远的十字路口就会来很多辆小三轮,来卖各式各样的早餐。

有卖豆腐脑的,有卖煎饼果子的,有卖手抓饼的,有卖锅贴的,等等……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买的次数多了,眼熟了之后。即使你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也不知道对方的详细情况,当你突然在路上遇见他们的时候,你会下意识的想,「哦,这人是早上卖手抓饼的」。

这是一个人记住另一个人的第一步,那就是给其他人打上标签

其实,在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一样的。相信你也会有在职业上很崇拜的人吧,你对他们的印象停留在「那个画插画的」、「那个画图标的」、「那个做动效的」。

正是因为他们专注于展示某一个特定领域的作品,我们才有机会认识,并且关注他们。

你可能会想,我有那么多想去做的事情啊,想展示自己各方面都能做的很好的能力。但事实上,作为初学者来说,这样过多的能力会影响人们的判断。

  1. 人们无法给你打上特定的标签
  2. 过多的浅尝辄止会让比人觉得你什么一事无成

仔细想一下自己的实际经历,当你家空调坏了的时候,你会信任一个空调公司专业的维修人员,还是会信任门口自称什么都会修的王大爷。

这只是个简单的维修工作,如果是维修汽车呢?你会信任谁?

虽然我们想找最专业的人来帮助自己做事,但是一旦联系到自己,我们就暂时遗忘了这个道理,反而认为什么都会,全面发展各项能力很棒。这也给人们记住自己增加了困难。

同样,作为像我一些的刚工作没几年的设计师,我也深有体会。

我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想着全面发展会很棒,在作品集里放了各种五花八门的东西,比如图标、界面、动效、绘画、排版、字体等等。我现在看来,当时能找到工作完全是个奇迹。

也正是我这样的作品集,导致给我面试的都是一些需要这样「全面发展」的小公司。公司只有一个设计,只要跟设计沾边的都需要你来完成,上到设计APP、设计网页,下到帮老板做PPT、帮同事裁剪照片。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教训,我现在的作品集更加聚焦自己的核心能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现在的作品集: http://muxin.design

我的个人网站.png

如果我想聚焦作品,是不是全部的精力都必须投入到上面,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去想了?

当然不是的,你只是需要把你的作品进行聚焦,你依然可以私下里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比如你想展示的自己 UI 设计能力,但你也喜欢写代码,你完全可以给自己写代码的时间。

人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人,然而能记住的却很少,所以,为了能让别人更容易的记住我们,我们需要有意识的给自己打上标签,让别人记住自己的这个标签,从而走出第一步。


这是我确定一年目标后的第 7 篇文章,你们可以见证我是如何在我所处的 「怪圈」 中不断挣扎,并一步步跳出去的。

「メルト」「糸帆○●」のイラスト [pixiv].pn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