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米兰昆德拉先生去世,94岁。标题党有一句说:“我以为他早就去世了。”
本着对存在戾气的可能能避免就尽量避免的心机,我没点开看,但我心里其实有同款疑惑。
对久负盛名的作家,尤其是在文坛已有明确位置,大多数人未必看过他的书但都对他的金句朗朗上口,这样的作家,竟然一直还活着?
告诉我们我们不擅长告别的昆德拉先生,没给我们机会,不辞而别了。
在我的印象里,他是和卡夫卡同时代的人,实际情况是,两人隔了半个世纪,卡夫卡去世5年之后,米兰昆德拉才出生。
但我依然觉得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是属于同样的迷惘,浪漫,自由的时代,不属于这个充满束缚,规则,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
我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待生命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行差踏错,做得不合人意,于是规规矩矩,活得像一个胆小鬼,生怕出现什么差错。
很多时候,为了不出差错,他们的办法就是不去尝试新的东西,而是活在那个众所周知的旧的“世界”里,做已经做过的事,做多数人认为正确的事情,随大流去追求生活的方式。
时间久了,你好像被装进了生活的套子里,成了生活的“套中人”,不管做什么,都是在“套子”里。
可是这样的生活,你真的感到快乐吗?
如果你是快乐的,那么恭喜你,可假如你不快乐,为何不像尼采说的那样,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一点,因为他只有一次。
如果我们的生活让我们不快乐,那么我们不妨去尝试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再差,也最多是走了弯路,再回到原点,继续不快乐。
可是万一在某一种新的尝试中,我们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找到了能让自己活得快乐又充实的东西呢?
米兰·昆德拉在书里说:“人永远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他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
事实上,人不知道自己还要什么,是因为他想在自己能要的东西里面寻找最好的,可什么是最好的?
人永远也无法知道,因为身前充满未知,而身后的,业已过去。
人不能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人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自己喜欢不喜欢。
在当下这一刻,你也许不知道你现在选的是不是最好的,但你一定可以知道,你选择的,到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
在这只能活一次的生命里,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因为“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米兰·昆德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