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最后一片净土散文

北京的十月·叶之私语

2017-10-16  本文已影响0人  莫写时光

01

一场接一场的秋雨后,北京的天气在逐渐变冷。

早晚的气温已经有点冻人,路上的行人纷纷裹紧了大衣,家里的薄被子也换成了厚棉被,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和逐渐金黄的白蜡树叶、开始发红的枫叶一道,透露出了浅浅的秋意。

秋的大幕缓缓拉开,十月,正当时。

不同于南方的是,北方的秋季尤为短暂。

以北京为例,十一月基本已是冬天,初雪甚至有时刚出十月就开始飘落,正常情况十一月中旬就会开始供暖,赶上天气寒冷还会提前十天左右,于是我们就过上了“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的日子。

所以正儿八经的北京秋天,序曲在九月,高潮,属于十月,最为多彩迷人的十月。

不同于“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在北京的十月,出门俱是看“叶”人。

叶,是十月的主角。

其实我最喜欢的,就是片片落叶随风飞舞,飘落在身旁的感觉,为这一刻,等一年也是值得。

02

如果这会去到郊区,你会发现,漫山的红叶已将整个山头尽染,白桦林苍劲的枝干高耸入天,掉落的树叶随意堆积在脚下,踏过时清脆作响,与世无争,只为化作来年春泥。

如果留在市区,那中旬就差不多可以赏银杏叶了。开车的人,路过东直门外大街的时候,不妨多看两眼,那路两侧整齐的银杏,树叶金黄,扑面而来,惊艳了整个秋日。

选用公共交通的人,可去的地方就多了,三里屯东五街、地坛公园、甚至市里各个大小公园,基本都可以一睹秋色。

如果哪儿也去不了,那趴窗边看看,也能够发现小区里、道路旁的爬山虎,一改夏日里的郁郁葱葱,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红妆,迎接秋日的到来。

一切都是这般的美好。

北京的十月,因秋天的短暂而显得弥足珍贵。

03

等到了冬季,万物凋零、草木皆枯,虽然另有一番景致,但总归还是让人更加想念秋季的摇曳多姿、丰富多彩。

我突然意识到,树叶,其实每年秋天都会落下。

树叶一直是树叶,只是在做它该做的事情,萌芽、长大、凋零、落下,直到树木枯萎死去,它们一起尘归尘,土归土,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它不会改变,也没有思想,变化的只是看叶人的心境。

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

其实人和树叶的轨迹大体一样,人生路上走一遭,出生、成长、衰老、离开,最后化为黄土。

不同的是,我们的大脑有思想、有感情、有记忆,我们的人生路上,还有家人、朋友陪伴。

我曾经一度很纠结,到底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我们最终还是要死去。

两年前,孩子因紧急情况而突然提前出生,给我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巨大改变,在无数次地思量、沉淀后,我感觉自己可能有幸窥到了答案的一隅:或许,这个意义的一部分,即是和你在乎的人一起,经历这所有的一切。

尽管我总是忍不住想要祈祷,希望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都健康平安。

叶子一定不知道,因为它漫无目的洋洋洒洒的飘落,我居然想了这么多。

04

春去秋来,四季轮回,年复一年。

可是时间啊,它一直在流逝,不管不顾。

无论我们多么不情愿,它总会把我们推向某个地方,某个终点。

像潮水,推向前方的未知;像沙漏,过往皆不可追。

我们身处在这样的河流中,很多时候的确身不由己,就像被风吹落的树叶,并不知道将要落向何方。

但在任何情况下,个体都享有选择的权利,并且,至少,我们可以把握住当下的时光。

尝试放下那些烦心的事,只专注于去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好吧。

比如,在可以赏秋的季节,把脚步放慢一点,好好感受秋天的美好;

比如,在可以贴秋膘的日子,约上三五好友,吃一顿热热闹闹的火锅;

比如,多想想并感谢身边人的优点与付出,而不是执著于他们的不足;

比如,父母康健的时候,多一些理解、包容和照顾,他们是这世上最无私爱你的人;

比如,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活得开心自在、幸福快乐,是父母最期望看到的,无论他们在哪里。

尽管如此,我们可能还是会搞砸很多事,失去很多人,但我们都还得站起来,接着走完这条路,不是吗?

尽人事听天命。

惟愿我们的生活都会越来越好。

05

最后,一首The whisper of leaves(叶之私语,莫莫注),由中国作曲家林海创作并演奏,送给大家。

The whisper of leaves

希望至少在这4分12秒里,我们的内心是宁静祥和、温暖美好的。

听,树叶在说话...

全文完。

欢迎关注“莫写时光”。

这里有人生感悟,有自我成长,有亲子时光。

一起让生活更美好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