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驾驭情绪的道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很多人把顺序颠倒,有问题第一时间推给别人。让别人顺从你、帮助你改变。
不如自救,尤其是情绪,自己的情绪和人生只能自己负责。
当你学会驾驭情绪,达成情绪自主时,你便对自己人生更有掌控力。
上篇【驾驭情绪的法】是WHAT,本篇【驾驭情绪的道】是WHY,从好处和利益让你有改变的决心。
一、内用——情绪自愈:
情绪自愈,指的是从情绪中自我疗愈。
很多人疗愈的方法是逃避,让自己沉浸工作,或者吃东西、看电影,来不去想那件事。
但NLP有一个观点是,你的问题是永远无法逃避掉的,即使你暂时逃避得了这个问题,也逃避不了因为逃避问题而带来的恶果。
那如何去疗愈呢?有两种途径:解决根源、解决干扰。
1、解决问题:
每种情绪产生一定有一个具体的事情导致了这种情绪。比如你工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很烦躁——根源是这个工作问题,你就算再给自己加油打气,再去狂念大悲咒,回头还是要完成工作的。
不如鼓励自己狠心一点,在情绪出现苗头的时候及时觉察到,然后直接去解决问题!因为你不可能永远等状态完美再去行动,真实的世界中没有这种理想情况,你不开心,难道要请假,然后把自己关在家看一整天喜剧再去工作吗?
就好比小姐要等自己情绪OK了再去接客,这一定不是职业选手。
在现实生活中,要有点街头武士精神,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没有那么多理论、鸡汤、温室让自己缓下神。
无论你处于什么状态,都只管挥刀砍杀
——《五轮书》
2、解决干扰:
情绪是完全不去管吗?也不是,在工作需要的时候暂时放一放,集中火力解决根本问题。在休闲、放松的时候也是需要去处理的。
负面情绪浓郁的时候,会一直占据心灵表层,时不时浮上意识吸引你的注意,干扰你的工作。因为这个负面情绪里面有帮助你的经验,它需要你接收之后才肯离去。
我们解决干扰要记住一个概念:一开三效应。
什么意思呢?
一指的是一个情绪,三指的是情绪对应的三种东西。
(1)事情细节——允许保留。
这件事你不要想着忘记,这样就失去了它给你带来的经验价值。
(2)负面情绪——完全消除。
可以把事件和情绪分离,把附在事件上的情绪干扰去除。
(3)正面意义——储留心中。
这件事带来的经验、意义,能帮助你以后的人生中避开某些危险,所以接受正面意义留在心中,作为你的力量。
一开三效应是以更细分的角度看待情绪,把干扰的部分去掉,把有益的部分留下,那股负面情绪自然会安心沉入潜意识中了。
二、外用-情绪操纵
情绪技术可自用,也可外用,即用于他人身上。
相声、脱口秀越来越受大众欢迎,也反映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越来越需要笑。随着社会压力增大、贫富差距扩大、烦心事增多,能让自己开心、发笑的事情越来越少了。【笑】市场是个大缺口。
制造笑果本身也是一种技巧,有规律所寻的。因为发笑是有其心理机制。其他情绪也一样,当你学会心理技巧,也能影响他人的情绪。不管是讲段子,还是讲故事,都能将别人带入到你制造的情绪氛围中去,沟通、演讲、销售都可用到。
包括互联网产品的运营、线上线下的创业,你要研究用户,就会发现一切用户行为都是在情绪推动下产生的:用户因好奇而关注、喜欢而购买,炫耀而分享,依赖而复购,深爱或深恐惧而买大单。
我之前就解读过《影响力》和《先发影响力》的操纵技巧,有兴趣可到我的专栏中找找看。
无处不在的情绪操纵,你都可以拿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三、妙用-情绪入戏
市面上讲控制情绪、管理情绪多指的是对负面情绪的调整,但实际上负面情绪只是个方便的说法,情绪本无正负、好坏。
一切都是我们人为的定义,总觉得伤心、难过、愤怒、纠结是不好的,这是因为我们教育中误解了【中庸文化】。
中庸嘛,凡事不可过,只要是强烈的情绪都是不合时宜的,不论是悲伤还是狂喜,男儿有泪不轻弹说的是其中一种。
那实在有情绪怎么办?压着呗,忍着呗。我们从未被教导过如何跟自己的情绪相处,反而只要有情绪就会被粗暴对待,不是吗?小孩子哭,大人很烦,就训斥,不准哭,你在哭我就打你,从此我们在潜意识中认为情绪是不好的、负面的。
从实际上的效果上来看,伤心就一定是负面情绪,开心就一定是正面情绪吗?
比如你有个朋友家人过世,你去灵堂那里祭奠,朋友和家人哭的很伤心,你悼念完之后就坐在旁边陪着,这个时候你突然想起来在网上看到的笑话,就笑了起来,你觉得后果会怎么样呢?你还会觉得开心就好,伤心就坏吗?
再比如你去餐馆点了一份炒面,半小时还没上,也没人跟你打招呼,你需不需要用怒气来保护自己的权益?这时候愤怒是好还是坏呢?
真正定义情绪正面、负面应根据所在场景的效果来!你需要难过、愤怒的时候,偏偏来不了,这时就是负面的。
驾驭情绪,最终的状态是【情绪自主】,做情绪的主人。需要一种情绪,马上出来。
就像优秀的演员一样,上一秒开开玩笑,下一秒入戏就哭出来。包括那些权谋家,也都是表演艺术家,有人称之为帝王心思、喜怒不信于色,其实不是不形于色,他们也会表现出来,而且表现情绪的能力会比普通人更强,比如叫龙颜大怒。
为什么要训练出这种状态呢?
因为这个世界的真相就是基于感觉的,从输入到大脑的信息来看,光波的反射让我们看到,声波的传送让我们听到,压力产生的电信号经大脑整合解读让我们有了触觉,包括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说我思考证明我存在,但思考本质也是一种“感觉到自己在思考的感觉” ,所以其实是我感觉故我在。
所以佛家得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洞见,但佛家应对这个真相的态度比较消极,其他各个哲学、宗教流派也都有自己的主张,NLP的主张便是效果导向,既然世界是主观的,感受是不定的,那我何不选择一个有利于我的感受和认知呢。
人生如戏,我自戏中戏之。
综上,让你明白驾驭情绪的好处,向内情绪自愈,向外情绪操控,向深处情绪入戏。让你下定去掌握情绪的决心,好迎接下篇——
【驾驭情绪的术】之调情六音节
如何觉察、超越、转化、保存、滋养、削弱情绪?
让你少走90%情绪管理的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