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批判性思维》—修辞

2023-05-11  本文已影响0人  熊猫学猿

1.委婉语和粗鄙语

很多词的使用,只要你说得更加委婉,而不是那样直接,就能够起到提高用户的心理体验的目的。

2.闪烁其词

它也是一种修辞技巧,我们使用这种修辞技巧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使得我们的论证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3.贬低语

它的一个要点就是通过侮辱性的语言,或者是暗示性的侮辱性语言来贬低对方的成就,但这完全是一种修辞的力量,它本身并没有基于事实的根据。比如说有一个人他专门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那么你可以用中性的语言来表述这件事实——他是一个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专家;但是你可以用一种侮辱性和贬低性的语言说——他不就是一个只会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所谓的专家吗?同样一件事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出来,就能够起到带节奏的作用。

4.嘲讽

嘲讽就是通过某些比较直接和粗鲁的方式,来贬低对方的地位,比如说“如果你的话都能信,那母猪都能上树了”,这就是一种非常粗鲁的攻击方式。

5.修辞性类比

通过比较来体现自己的某种优势地位,或者是指出自己的对手的某一些劣势性,这样的一种比较,实际上是具有修辞性的,正因为是修辞性的,所以它有时候在理据上是不足的。

6.李代桃僵

当有人在论证当中,他没有一个好的论证,但是他找了另外一个替代性的论证,来替代论证匮乏的空位,但这个替代性的论证的质量也是很差的,只不过有一些吓人的名头,把人暂时吓住了,这就叫李代桃僵。

7.重复

重复本身就会带来一种力量,很多人就是不停地重复相同的信息,会让受众得到一种所谓的错觉,就是一个信息重复很多遍,就意味着这个信息被很多人持有,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误以为这个信息就是对的,所以重复本身是一种修辞力量。

很多人把各种各样的修辞方式加以包装组合,故意制造出各种各样错误的推理方式。

1.诉诸同情的论证

人是情感的动物,所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这种诉诸于情感的修辞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打动一些人,也是能够起到作用的。

2.诉诸愧疚的论证

3.诉诸于同辈的压力

大家都这么看一件事,如果你不这么看,事情就比较麻烦了。

4.诉诸传统

5.诉诸注意力的转移

6.强行合理化

7.以错对错

8.诉诸不良品性

9.发生学谬误

10.稻草人谬误

11.虚假两难境地

12.虚假完美主义

13.划界谬误

14.滑坡谬误

15.举证责任倒置

16.乞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