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中文的样子

L04E51 静字简史

2018-01-13  本文已影响99人  醉舟儿

题目:通过分析这个字或词的发展,来揭示思想的变迁,如果有可能,则解开这个字或词背后的话术。

静字的发展

静的起源

<形聲><會意>字

金文:「靜」,吳大澂氏以為「不爭也,從爭、從清省,古爭從,上以爪按其力,下以手承之,象三人相爭形。」

小篆:「靜」,從青,爭聲,本意作「審」解,(見《說文解字》許慎著)乃詳明得宜之意;青,草木初生色,為明審可見者,故從青。又以爭本作「引」解,為引以入己意;審在引己意以為衡斷,故靜從爭聲。

吳大澂按照早期金文形状去理解,认为是三个人在争斗的形状,但是这无法解释它的含义“不争”。

我比较认同《说文解字》中的释义。字是一个复合字,字形采用“青”作边旁,“爭”是声旁,同时具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这样也能解释金文的静字,而后字体的演变也会发现許慎的注解是正确的。

的意思是自审内省。 青是草木本来的颜色,自审内省也是为了回归初心,这和现代流行的“不忘初心”有类似之处。争的本义从字形理解是上下两手抢夺某件东西,使之归自己所有。组合起来,大概意思是,审视自己的内心,经过一番争斗,使自己回归本心。

可见,从字源上分析 ,便发现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

思想变迁

静的引申

的本义是个动词,表示努力去除杂念,自审内省。后来引申为形容词,作内心安定的和无噪音的的解释,也可以作为副词,表示无杂念地,无噪音地。

字的含义从古至今变化很小,动词形容词的含义在古代先贤的文章中都能找到出处,引用如下。副词多是现代用法,如静坐等。

但是,古代先贤对的阐释都不尽相同,对静的追求也一直在变化。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命。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道,道乃久。 ——《道德经》

修煉之士,當須入靜;大靜三百日,中靜二百日,小靜一百日。——《云笈七》

知(zhì)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zhì)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论语• 雍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諸葛亮《戒子書》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

资料搜集

changelog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