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 |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8·8】——兴于诗,立于礼,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兴:开始。这里有“激发”、“振奋”的意思。
【译释一】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为人处世自立于学礼,人我的感通与协调完成于学乐。”
【译释二】孔子说:“启发上进的情感,要靠读诗;具备处世的能力,要靠学礼;达成教化的目标,要靠习乐。”
【译释三】孔子说:“在学《诗》中激发自己的志气,在学礼守礼中立身,在音乐中完善自己的修养。”
【感悟】关于《诗》,已在【2.2】中谈过,关于“礼”已在【1.12】中谈过。
一、礼乐的关系
《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传统的说法是周公制礼作乐,以礼为中而以乐为配。乐记篇说:“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其目的之一是用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巩固等级制社会,礼乐治国;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乐”,采取“节乐”措施,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君臣和敬、长幼和顺、父子兄弟和亲的整个社会和谐的目的。
音乐能关系到国家的存亡,贤德的君主就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同时又以“乐”来共融“礼”,两者相辅相成。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 “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是为了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
孔子说:“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二者都强调《礼》和《乐》是对人精神的陶冶,行为的规范,起着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品位的作用,借以达到社会的团结、秩序、和谐。 “乐”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指音乐,它是诗、乐、舞的结合,一切艺术形式都可称之为“乐”。儒家文化强调“内圣外王”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内圣”便包括一个人在“礼”和“乐”方面的修养,“乐合同,礼别异”。“乐”有团结、凝聚人群的作用,“礼”是一套严格的行为规范,让每一个人根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行动,维护各守本分的社会秩序。在儒家眼里,“礼乐文化”造就的个体的人格才是真正完善的人格,因此,孔子说:“文之以礼乐,可以为成人矣。所兴的是人的康乐情感。
二、警惕“文人无行”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选录》对本章的解释大概意思是:所兴的是人的情感,人都有情感,如果压抑在内心,要变成病态心理,所以一定要发挥。情感最好的发挥,是透过艺术与文学,诗即其一。但学艺术、学文学久了的人,有一毛病,就是所谓“文人无行”。恃才傲物,看不起人。
还有一个最大的毛病是“文人相轻”,文章都是自己的好,以前有一个笑话,说有人作诗一首吹道:“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唯我乡,我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说来转去,转了一个大弯,最后还是自己文章好。所以提升艺术的修养,就要“立于礼”。立脚点要站在“礼”上。 “成于乐”的“乐”,也指快乐的“乐”。最后的落脚点要落在“康乐”。 孔子修订的《乐经》,大致是发挥康乐的精神,也就是整个民生育乐的境界,可惜没有传下来。读本章还可参考【2.2】【16.13】【17•9】【17•10】【17•11】等。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