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

“不占便宜”的教育是一种欺骗

2018-07-25  本文已影响0人  刘博温

群里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不占便宜是教养,人情往来是修养”。群友们纷纷竖大拇指点赞。要说这里面所讲的道理,完完全全符合我们传统的儒家思想,一个“礼”字,是中国人最大的道德遮羞布。古代“半部论语治天下”是统治者愚弄人民的手段,当今世界,用这一套理论教育孩子,说轻了,是误人子弟,说重了,就是欺骗。不服?稍安勿躁,听俺慢慢到来。

1。

几个星期前,我带着两个十六岁的女儿回北京,在温哥华机场候机吃午餐。人潮涌动,熙熙攘攘,就餐区座位紧张。我们好不容易等到一张桌子,却发现椅子差一张。于是我嘱咐老大,盯着点邻桌,有空椅子就抢过来。我家老大属于北京话比较“雏”的那种,性格上也是不争不抢,于是结果您知道了。虽然最后我们有了椅子坐,但是我想,如果最后那把椅子有别人来抢,我们其中恐怕有一个人要站着吃饭了。

这就是现实的世界。在资源丰富的时候,你可以礼让,你礼让了,没有什么损失还显得你很有礼貌。但是资源紧缺的时候,对不起,你的礼让或许就意味着你的失败。极端一点说,如果当初孔融不吃掉那颗梨他就会饿死,而他让了,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很不幸,如今的世界就是各种资源短缺的世界。

我们的祖先告诉我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君子爱财”没有错,第二个是“赚钱要符合规则”。所以,重点在这个“道”字上。道的层次有三。一个是“道德”的层次,一个是商业的层次,一个是人性的层次。在人性的层次,只要我不伤害别人的利益,我的得到就是合理。但是,从物质有限定律说,你得到了就相当于别人失去了。即便如此,只要不是某个特定的人失去,你就可以心安理得。在商业的层次,是要遵守商业法律,不管别人是不是因此破产上吊,你得到了也是心安理得。在西方人眼里,基本上到此为止。但是在中国人眼里,还有所谓“道德”的层次,就是所谓“合理但不和情”。这一点特别体现在亲人之间,倒退二十年,婚前财产公证还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他伤感情啊。好在现在进步了,大家都能接受。

“不占便宜”的本意是不能侵占属于别人的东西。但并不意味着不去得到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多东西应该属于谁本来就不是很容易搞得明白,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一味强调“不占别人便宜”就会造成孩子们心理上的困扰。他要花费很多时间判断哪些是自己的那些是别人的,哪些是我该得到的哪些是我不该拿的。对孩子来说,这种判断太过困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让别人拿,我等着。或者是一切都给别人,就不会犯错。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变的谨小慎微,永远不敢伸手,竞争意识十分薄弱。等长大了,发现这个世界不是那样的时候,天性中的“自私”就会造反,他们的性格和人生就会变得十分扭曲。转转身看看你周围的人们,是不是有很多活生生的案例?

2。

这种教育如果放在中国,不但不会被挑战还会得到赞扬。因为合乎礼道?不是,是因为在中国,人们已经习惯于一种环境:虚伪的环境。

譬如别人夸你,你一定要说:哪里哪里,我还差得远呢。这叫做谦虚,合乎礼道,大家会为你竖大拇指。其实你心里并不是这么想的,因为地球人都知道在你脸红的时候你心里充满了得意。

在饭桌上吃饭,大家都是让来让去。但是最后还是要吃,不管是先是后。可是真有那么一种被“不占便宜”的教育教出来的人,一桌丰盛的宴席,吃三个小时,硬生生吃不饱,回到家还要煮一包方便面。我大舅哥就属于这种。用民间的俗话说,这叫做“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肚子和面子,你选一个。

我曾经在美国公司干过很多年。在北京的外企圈好多人都知道我的“名言”,叫做“可做买办,不做洋奴”。啥意思呢?你的工作本身就是“买办”,这没办法,但是不能因此就在洋人面前矮了三分,见了老外,尤其是级别高的,就毕恭毕敬,一幅奴才面孔。我在外企十多年,从来不受外国人欺负,偶尔还会欺负欺负老外。怎么做到的?很简单:大家平等,遇事寸步不让。要打就打!我只要有理,就血战到底!结果呢?结果得到最多的,反而是尊重。

刚进外企的那会儿,就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开会的时候讲英语,某些人就会说:Sorry,my English is not good”结果呢?你就会发现老外基本不再理他,因为在老外眼里,你的英文就是不好,我跟你说话是难为你。我的英文也不好,但是我敢说呀。我心里想的是,我英文不好咋地?有本事你用中文开会?

如果有什么好事儿,你必须冲在前面。譬如有一趟神仙差,就是不带任务到某个旅游胜地去一个星期的那种,你要是不抢,抱歉,那是肯定没你的份儿。

最可怕的,是涨工资,发奖金,升级这种要命的事儿,你礼让一下,可能就是多少万的损失。到那个时候,还“孔融让梨”?让你个头!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意识,应该从什么时候为孩子培养?难道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天天礼让,到大了竞争意识“自动生成”?

在这个日益融合的世界,你是想让你孩子的将来活得更舒服还是更难受?

3。

说到这里,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说你误会了,我们只是在教孩子一种“正确的”世界观而已。

好吧。我们不管这种“世界观”时候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们知道该怎样做。

其实呢,没那么复杂。看看西方人的“礼”,会得到一些启发。

譬如,老外吃饭是分餐制。背后的含义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别争也别让。如果当年的孔融接受的是今天的西方教育,他会把梨用刀切成几分,分发给在座的人。这样做也许是最好的。这就如同最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中说到的老爸用面条教育孩子的案例。如果一开始两个人就分两只碗,还有什么问题?

在老外的学校里,你考多少分也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你的“团队精神”和“领导力”。领导力怎么培养?靠“谦让”?你没病吧?

西方人在生活中有各种“礼”,譬如女士优先,马路上优先,但是真正涉及到利益,就绝对没有”礼让”一说,你见过老外在饭馆里抢着买单吗?就算不是AA,吃别人的请也是心安理得。我不占你便宜,你也别占我便宜,这背后自然有它的逻辑。

说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简单滴告诉孩子“不占便宜”,会让孩子们对这个世界产生误解。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孩子们:这世界上有四样东西:第一种是你的,你要抓住了;第二种是别人的,没有理由不要去拿:第三种是公共的,大家谁都别动手,谁拿就揍谁;第四种是无主的,你要去争去抢。这最后一条,决定你人生的成败。有点复杂,却更实在。

最后说说友情。这世界上不能说透的有不少事,友情算一种,因为说透了,太过残酷。

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是咋说的?“人情往来是修养”。首先说,什么是“往来”?往来就是一种交换,你给我我给你,更透彻一点,就是交易。交易什么?“人情”。什么是“人情”?

不去引经据典,一句老百姓的话就能把“人情往来”说到极致。这句话叫做“人心换人心”

好!现在开始,给你十分钟时间,想一想你活到现在,不管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八十年,真正能跟你“换人心”的“肝胆相照”的朋友有几个?

换个问法。如果你现在遇到一个坎,需要一百万,有几个朋友能跟你说,给你一百万,不用还了。有几个朋友跟你说:借你一百万,打个借条吧。有几个朋友跟你说:借你一百万,八分利,两年还清。有多少朋友跟你说:一百万?你脑子进水了吗?

请原谅我把话说的这么残酷。我这样说,并不是想否认朋友否认人情,事实上,人们包括我自己都是生活在朋友当中的,想想看,打球没有球友,写文章没有写友,吃饭没有饭友,那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可是你发现没?你这一辈子大多数的朋友,要么是同学,要么是同事。

这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朋友的人,只是人们的朋友多少而已,“生死之交”不是没有,凤毛麟角而已。之所以在这里怼一下,是不希望小朋友们对“友情”和”朋友”有什么误解。说得俗一点:“多个朋友多条路,少个朋友多堵墙”,只是孩子们也要知道,友情是需要“往来”获得的。这种往来,可以涵盖你生活中各个方面。

好了,三千多字了。有些话可能说过了,矫枉过正吧。就此打住。

(2018.7.25,京沪高铁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