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最好的样子――王夫人
读《红楼》,在某天突然发现,《红楼梦》中母子母女相处甚好的模样,大多是王夫人带来的。
记忆最深的一个片段,迎春回家,哭着对王夫人诉苦(电视剧里是王夫人抚摸着迎春胳膊),王夫人安慰,“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
迎春是王夫人的内侄女,毫无血缘,但是,迎春却哭着说,“在婶娘这过了几年心静日子。”
迎春,只有婶娘啊。
生母早亡,刑夫人连邢岫烟都不在乎,哪里会在乎她。
是王夫人,给了她母亲般的慈爱啊。
后来,越来越发现,王夫人,是如此慈爱的母亲。
宝玉一回来,第一件事就是脱了靴子抱着王夫人脖子,王夫人抚摸着他,那么温馨,就像最普通的母子。
本来也是母子啊。
元春省亲,一手握着王夫人,一手握着贾母,呜呜咽咽,说不出话来。
贾环把蜡油推倒,烫的宝玉一道燎泡,王夫人气急败坏,骂了一句,“三番五次我都不理论!”
三番五次!
三番五次!
原来,不是一次啊。
可是,王夫人怎么想的呢,赶紧瞒下来,一怕老太太生气,二,也怕对贾环不利。
毕竟,庶子谋害嫡兄,是很大的罪名,严重的话,可以被问责甚至逐出家门的。
王夫人对赵姨娘的两个孩子,真算不上差。
贾环推倒灯油的那天,王夫人正在让贾环抄《金刚经》翺诵嗷颂,这时候,她是真的想带一带贾环的。
可惜,贾环心里都是怨恨。
我从没有觉得王夫人对贾环赵姨娘不好。听到赵姨娘抱怨少了一吊钱,立刻过问凤姐,大家风度立显。
对探春,更好。
探春从小在贾母处养过一段时间,后来三春被送到王夫人处。一个屋檐下,怎么可能没感情呢?
凤姐都说,“别看太太面上淡淡的,其实心里和宝玉一样呢。”
一语中的。
当然,像宝玉一样我觉得不可能,老来得子和自己的养女,总是差了一点什么,但是,王夫人对探春,真说不上差。
探春管家,是王夫人给的权利,探春平时和宝玉玩的很好,王夫人都看在眼里,从来没有制止过。
在她眼里,这都是自己的儿女啊。
她不喜欢贾环,充其量也就是不理他,没有克扣过任何东西,也没有对贾环不利过。探春都说,“一样的衣服是衣服,鞋袜是鞋袜,丫鬟老婆一屋子。”
她喜欢探春,却怕她夹在生母嫡母之间左右为难,于是面上淡淡的。但是心里,还是爱着这个孩子的。这一点,凤姐看出来了。
“虽然面上淡淡的,殊不知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
《红楼梦》中的孩子,大多愿意和王夫人亲近。
迎春探春这种从小扬在她名下的不用讲,湘云直接告诉宝琴,“如果太太在屋里,只管和太太说说笑笑,多坐一会不妨事。”
后期,那么多孩子都愿意聚在王夫人房里。宝玉,宝钗,迎春,探春,宝琴,湘云……
那么多的孩子,都喜欢她。
不付出真心,是不会有这么多孩子喜欢她的。
更不用说,她是真心教养照顾着这些孩子。
贾珠不必说,这是她全部的希望。
贾珠死后,她伤心欲绝,哭着说,“若是你还在,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贾珠,恐怕是她毕生的骄傲了吧。
元春扬在贾母处,但是,必然也有她这个母亲从旁辅助的功劳。
宝玉这里,却是有些娇惯了。不过想想也能理解,这是她老来得子,留在身边的唯一骨血啊。
探春迎春惜春,她都是尽心尽力的教养,迎春被家暴,第一个和她哭诉,探春认他为母。
本来就是母亲呀,嫡母是名分,养母是感情。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探春不认生母呢?古代没有生母这个称呼,只有姨娘啊。
更何况,她又不曾被赵姨娘照顾过,她从小,是跟在王夫人身边长大的呀。
她教养出的这些孩子,都算不上差。
王夫人有自己的人格,庶子庶女,侄女亲子,她,都在付出爱。
红楼中,少男少女太多,偶尔来一点母性的光辉,也很动人。
母亲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