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秋
渡过了炎夏,心里隐隐地盼望着秋天的到来,虽然我知道,在这个季节里,大都沉浸在一种淡淡的伤感、浅浅的哀愁之中,但是,我仍不可自拔地爱上这日渐萧瑟、旷古悲凉的沧桑节气。
当下 ,已是初秋的天气了,早晚微寒,白天炎热。枝梢上的高蝉仍在嘶鸣,只不过是间断地叫,不像前些日子那样叫的连绵不绝了,这兴许是它们最后的辉煌了吧。
愁,秋之心也。如果赋予四季一种精神的话,那么春是灵,夏是盛、秋是心、冬是超然。所以秋是四季的中心,是灵魂所在。经历了灵动的春和盛艳的夏,秋收获了成熟,当然,也即将迎来凋落和枯萎。大喜和大悲相继而来,请问,有谁不会心生感伤呢?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古今的文人骚客都这样酷爱秋,将秋的凄惋景象,要用美人的愁予表现出来。秋风是袅袅的,如同帝子款款而来的风姿。这是何等的情景交融、多情曼妙的秋之风韵呀!
我心中的秋有人爱春的清新,有人爱夏的浓郁,也有人爱冬的高洁,而我,独爱秋的萧瑟。“无边落木萧萧下,无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我爱这卸下欣荣之貌、坦露峥嵘劲骨的无畏,更爱这百转千回、仍初心不改的纯真。
因而爱秋,秋也赋予了我清寂的风骨。别人推杯交盏之时,我却一炉一壶,对月当歌。别人莺莺燕燕、春色满园时,我却孑然一身,慷慨行路…
秋,是肃杀的、苍凉的,是雄浑的,更是决绝的。“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据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上记载:“荆轲受燕太子丹之请入秦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和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在荆轲的好友高渐离的击筑声中,荆轲就唱了这首短歌。“风萧萧”三字正是描写出了在“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的秋日里,荆轲踏上了刺秦之路,并誓言刺秦不成,决不复还的豪言壮语。“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被他的英雄气概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英雄悲壮,留芳千古……
在秋的百般气象中,最不容忽略的是那沉甸甸的丰收景象。我,是农民的女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自小就沐浴在春华、秋实的自然环境中,耳曛目染那富饶的、壮美的、沸腾的秋收景象。田地里,农民们背着筐、头裹着毛巾,穿梭在紧实的玉米地里,将那金黄的、肥硕玉米掰下来,扔在了身后的筐里。到了九月下旬,是收获红薯的季节。家家户户在第一次挖完红薯后,会在歇一两天后进行第二次翻工,因为它们的根系会在土地里伸展的很长、很广。头一次不会将果实都刨出来。看到这红薯,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沉甸甸的果实,你就会强烈的体会到丰收的喜悦。有时,一棵红薯苗上要长出好几个胖胖的果实。有红瓤的,有白瓤的,我们小时都爱吃红瓤的,特别甜。白薯我们会蒸完后,切成片,放在窗台上,经受秋日北方平原上特有的艳阳高照的洗礼,晒成薯干儿,这可是老少皆宜的零食呀,甘甜可口,有嚼劲儿。
我心中的秋呀,正在一步步地向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