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的读书笔记

一个月读10本书,和一个月反复读1本书,哪个收获大?

2019-04-27  本文已影响1人  大黑不小白

这种很具象的问题,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道听途说或是从其他意见领袖那看过来的观点,都是不靠谱的。

我先抛观点:收获都大。

可能听起来是废话,但是无论如果,只要开始读书了,不论是一个月读10本还是把一本书反复读10编,你就已经战胜了全国95%的人了。

先撒花庆祝吧。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什么情况下,这两种读法,给人的收获将是天壤之别。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换种问法:泛读和精读,哪个收获更大?

先说我自己是如何用多么痛的领悟才发现这个读书心法的:

从大学开始,我就擅长读书,读书比别人快且多。确实,有段时间,读书对我来说就像吃饭一样,曾经光靠面包和水在图书馆带上一周,那时候吸收知识已经成了大脑本能的反应。甚至一年能读200本书。

但是,越是读得多了,我有时候才越反问自己,我们真的需要读那么多书吗?是不是读得越多,就一定对我们更有好处呢?

经过多年,我发现其实未必。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读书,或者没有目的,或者不加选择,这样“努力”未必是有效的。

就像我当初在大学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一个“扫馆”计划,不知天高地厚地要立志把11层的图书馆全部看完。结果可想而知,为了“冲量”,把自己快读吐血了也只扫了两层。

现在呢?几乎全部忘光了。只隐约记得一些情节和书名,更多的甚至连书名都忘记了。

钱钟书先生属于特别会读书的人,他曾经说:“读书如果不做笔记,时间一长,这些努力大多都付之东流了。”

如果早点听他老人家的话该多好。

当时脑子里一门心思想着杨昌济说的:“修学储能,先博后渊”。可是想在想想,人家是在100年前讲究先博后渊,现在这个做学问的道理可能已经不适用了。

为什么呢?看我下面的解释:

这两年,估计不止我,大家身边可能都会出现了一帮特别“爱学习”的朋友。他们特别喜欢买书,但凡需要花钱来充实自己的”读书清单“的行为,他们都乐此不疲,我常常笑他们”买书成山倒,读书如抽丝“。

他们自己也很苦恼,觉得花了那么多金钱和时间,忙碌地像个小蜜蜂,但一年下来发现真正实质的收获非常有限,还落得一身疲惫,自信受创。

我一直想做一个以读书和传播知识为职业的人,因此特别理解大家这种知识焦虑。

但我真的想和大家好好谈谈读书这件事。我不希望大家不加选择的读书,又盲目地去尝试各种速读法,因为这样不仅会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它会摧毁我们的思考能力。

因此,到现在为止,我发现泛读,也就是题主说的“一个月读10本书”这样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了这个时代了。为啥呢?因为谷歌和百度呀。好好想想,我们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孔子他老人家都说了: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

读书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自己,不论是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是充满智识有更多选择,终究都是为了让自己让家人过得更好。

当然不排除有部分人仅仅是享受学问的情怀,想像王阳明那样“读书做圣贤”,或者像颜回一样“人不堪其忧,不改其乐”。这些人先奉上双膝,由衷敬佩。

但更多的,我们还不是为了能通过读书,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成长的更快,变得更聪明一些。

既然如此,那就意味着,我们普通人读书,都是问题解决导向的。

那么请问,现在解决一个问题,最快最好的方式是什么?搜索啊。谷歌百度360,只要你会搜索,你会找到无数优质的答案。

你可以选择用这种方式在几秒钟解决你的问题,或者用一个月的时间翻10本书,发完朋友圈,下个月就把书里的内容全都忘掉。

所以我激进一些的说法,随着科技进步极大地提升了信息整合的效率,泛读将会慢慢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不用读书了?

错。

我们是不用泛读了,但精读永远都需要,更必要。

把一本经典好书精读,咂摸咀嚼,思考内化,提炼方法,切已践行。这一系列过程给人带来的改变和内在的逻辑提升,是永远通过搜索或者泛读做不到的。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这里的读书可不是大家现在拿着手机屏幕滑一滑,屏幕一关第一反应就是:“卧槽刚刚我看了什么?”

当时候书很少,而且都是数千年大浪淘沙留下的极品,随便一句话都能让人终身受用,

比如:“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比如:“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比如:“以德报怨,何如?‘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比如:“昔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文字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的思想,也可以毁其心智。

如果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普通人,想要通过读书让自己变得比昨天更好一点,那么我建议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好书,用一个月时间反复去读。

也就是精读。

如此,收获更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