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读杜牧《泊秦淮》
2020-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静数秋天L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作诗“发句好尤难得”。这首诗第一句就不同凡响,烟水月沙被两个笼字和谐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柔和幽静中隐含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么轻淡,可迷濛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
如果就诗人活动来讲,该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也可解为泊秦淮前目力所及,一片烟水月色两茫茫之景,由远及近)景色。不过真掉过来读,反觉平板无味。现在这种写法好处是它创造出一个很具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符合艺术表现要求。
“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欣赏者。《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
隔江,承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