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乡音乡情》之《乡情》
成新平的《乡音乡情》之《乡情》篇收录了2010年至2013年间创作的文章14篇。其中《农家流行“新语系”》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并获湖南省委宣传部等联合举办的“我看改革开放30年”征文一等奖。
《“寒门”读书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并被黑龙江、宁夏等省市自治区烈火公务员申论试题。《找回瑶胞的自信》被《人民网》采用,获“和谐中国民生行”征文一等奖。《时光洗刷不掉的日寇暴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与前几大篇不同的是,在《乡情》里收录的文章,不仅仅是写作者老家衡东县白衣港的人和事,扩大到了衡阳市,而且作者的身份也发生了改变。
如《抺不去的“群众印象”》一文,作者是以一个公务员的身份,通过“10万干部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这样一个活动,描绘出在走访珠晖区、衡东县、雁峰区的农户或居民活动中,所感受到的乡情,既反映了基层老百姓的疾苦,也发现了普通老百姓的幸福快乐之道。
而《找回瑶胞的自信》,写的则是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常宁市塔山瑶族自治乡的瑶乡乡情。还有《周觉回乡散记》,描述的是离家65年的老革命,共和国的新闻和外交官周觉回乡时饱含的浓浓乡情。
作者所写的这些乡情,既有满满的正能量,如《农家流行“新语系”》《大婶的生日》,所反映的作者老家白衣港呈现出来的新风新乡情。
老人80大寿,按乡俗是要“吹起打起”的。而作者大婶的80大寿,身处异地的作者和家人提前准备,回到老家,看到的场面却令人惊讶,大婶谢绝了儿子准备要办几十桌酒席的要求,一桌酒席未办。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而《衡山之恋》既介绍了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秀丽的风光,更多描述自己上世纪九十年代,被衡山县委宣传部破格录用为公务员,自己对衡山县的领导和人民有了深厚的感情。
然而上级组织要将他调走,他依依不舍,甚至拒绝与上级来的领导见面,但衡山县的领导们却为了作者个人的发展,从大局出发,主动做他的工作,让他顺利离开衡山去市里工作,这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乡情。
回想本人当年的工作调动,翅遇到了与成新平完全不一样的情况。我1993年脱产读完大学还没有回到单位上班,就被市里主管部门领导相中,要调我去市里工作。
所在单位领导却百般设阻,明里说是为了给基层单位留住“人才”,实则是设卡,说我脱产学习两年,一会儿说在有服务年限,说调走可以,但要补缴培训费;一会儿又说县里人才缺乏,单位正考虑提拔使用我。
然而我调市里还是在本系统,而且是直接上级单位,不存在跳槽之说。况且是上级组织工作需要调动。虽然县里单位的领导抵不过市里,但在单位主要领导送我到市里报到的当天,又说服市里的大领导,把我带回县里。
不过,3个月以后,市里领导发现又以工作需要和组织的名义,一个电话强行让我去市里报到上班,才解决了我拖延一年多的工作调动问题。
也正是由于原单位领导设卡,我先后两次放弃了可以到本系统省属单位工作的竞聘机会,现在想来还愤愤不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