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心故往,我想要的那一方守护
喜欢独处,却又十分害怕孤独。
假期里一人打理生活,早上被闹铃振醒,揉着惺忪的睡眼跑到厨房煮饭、吃饭、洗涮。待收拾完毕,透过阳台的窗,外面一片漆黑,对面的楼里,只有一户人家亮起灯光。周围一片安静,偌大的房间,静的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偶尔楼下响起汽车发动的声音。
一个人的时光,说舒适也粘稠,说孤独也寂寞。
一天的时光任由自己捏在手里,没有旁人的打搅,连一日三餐,饭菜都是属于自己的味道。可以很舒畅地呼吸,享尽这一片自由的空气。
一天的手账里挤满了任务安排,在别人看来五花八门的计划背后,却又是打发时间无可奈何的归宿。不舍得难得的孤寂时光白白溜走,只是偶尔清闲的时候,空荡的四周,静的让人害怕。
呆的久了,念叨着“朋友”。惨笑:活得越来越酷,朋友丢了一路。
01
有一个朋友,叫他H吧。他学习很好,家里也很有钱,一次车间参观的时候认识,很是聊得来,关系走得挺近。
大学的第一份兼职,辛苦了一个月,拿到手1500多。他说:呀,拿了钱,请吃饭呀。我说:好呀。他挑了一家海鲜店,花了我400多。
再后来他拿了奖学金,我发消息祝贺:真替你开心,下馆子庆祝一下啊。他说:好啊!我挑了一家大排档,花了他104。
吃完开心地回了各自的宿舍,他突然发来微信:晚上花了104块,一人52,咱俩好关系,你就给50吧。
我给了他104,我说:我请吧,祝你拿了奖学金。他回复我:谢谢,爱你呦。
02
一个专业分班后便没联系的朋友Z,做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突然找我说,他没怎么听过课,不懂的地方能不能多多交流。
我刚开始做,毫无防备地答应着,还很鼓励地说,没听课也不要紧,认认真真地做就好了,不懂的随便来问。
万万没想到,这一表态,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噩梦。他那哪是交流,完全是给我另一个课程设计我帮他免费完成。
从题目开始,Z就说他专业知识一片空白,这个图也看不懂,那个表也看不懂,要我给他讲。我挨个给他解释图中的关系,还百度了几个实体图加以辅助理解。
我说,题应该懂了吧?你按这个步骤试着做做,按例题来做就行。他看了不到3秒就说不行,看不懂,求我再帮他讲例题。我怕自己认为很简单但对方说不定就看不懂,挠挠头再次讲解。讲完后我松了一口气,说你查这些数值吧,表在书后面。
他边翻边说在哪儿啊,找不着,说着又把书递了过来。我停下笔,翻开目录,用笔给他划住页码,开始感觉我似乎掉入了一个巨大的坑,但想着每个人都有第一次,一场朋友能帮就帮吧,事实证明我想得太简单。
从计算到软件绘图,他完全赖上我了,什么都要我解释一遍,一会儿说他选的数感觉不好,让我帮他验算一遍;一会儿又说他电子绘图太慢,让我帮他代劳。几个晚上下来,我被他弄得自己的设计完全没有进度,感觉再这么下去我对课设就要精神分裂了。那天晚上回了宿舍给他发微信,含蓄地说,我还没做完自己的课程设计,可能没那么多时间帮他去画图,让他自己去网上看看软件的教程。
他说,不知道哪些视频好,要我帮他找。
我给他推荐了很详细的教程,要付费,随即分享了自己的网教账号和密码,让他刷我的网站金币观看。
他又说,看视频太麻烦,你讲的更清楚,你画的比网上的教程都好,你就顺手帮我画了,你的没做,就拿我的免费练手嘛,还能帮你省点金币。
拍马屁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很爽,但有时候让人觉得虚伪和恶心。我开始怀疑这个“朋友”是真的不通人情还是一心想榨干我。
我说,从现在开始,我只能帮到你这里,你让我给方法可以,但是要我帮你做,已经超过了我的能力范围,有时候你需要理解下别人,别人也有很多自己的事情。
他发来消息说,要不你就帮我画最难画的部分,帮个忙吧,就这一次了。
我感觉再聊下去就要砸键盘了,于是没再回复。半个多小时后,他看我不回复,终于在几个问号后,丢下一句,不理我了?你这算是什么朋友!学习好耍什么大牛,了不起啊,不帮就不帮!!
第二天,他删了我的微信。
老铁,不扎心吗?
03
最令我忌惮的,是朋友嘴巴上天天“么么哒”,而你需要的时候他永远不在。
搭档伊始,互相打气,定尽心竭力。然而几次合作,在最艰难的时候不是有事消失得无影无踪,便是消极怠慢不愿出力。合作起来,反而比自己单干还要费劲费心。第一次,说服自己不能要求别人像自己一样努力;第二次,说服自己不能奢望别人也许没有自己能力强,但是第三次…那若干个艰难的夜晚,挑灯苦战,极尽独行之苦。落得果实,又重新回归。
J导师说,这是家常便饭。我点点头。朋友L说,靠利益关系的叫做伙伴,朋友和伙伴,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尤其在紧要关头,不仅不能依赖伙伴给予力量,反而更要提防他在背后泼冷水、传播负能量!我沉默了。
与其相对的,还有一类人,能够共苦,却无法同甘。
昨晚跟母亲谈到交友。母亲说,能够在利益面前不争不抢心平气和的人,现在这个时代是找不到的。为了生存,人人都必须为自己占尽利益与优势,一旦不争,便只能被社会淘汰,这也是社会所迫。
我始终不相信社会这么冷淡,一直渴望着能有前行路上的铁杆搭档,幻想着总会有真心朋友的出现。我连声发问:“那和你关系很要好的XX呢?她们不是你的真心朋友吗?你不是经常…”
母亲打断我的话,“那不一样,以前日子紧的时候能睡一张床,啃一个馍就一盘咸菜,现在各自有钱了,谁会把钱分你一些?共甘就别想了。”母亲告诫自己,不管他人是否真心,但永远不要依赖朋友能够给予你三分半亩田,艰难时刻只能想着靠自己去解决。
不管是否领透,暂且记下这些。
慢慢的,从长辈的言传身教,抑或是从亲身经历,对朋友的憧憬变为了半信半疑,现在则变得不敢再轻易相信。
04
始终没懂,喝酒的意味。
小的时候,见大人们拿酒杯在酒桌上磕的砰砰响,把酒言欢;读的名著里,好汉也都是酒肉兄弟。所以,酒是关系很好的象征?
后来,发现了很有趣的事:酒桌上喝的东倒西歪,还不停地给对方斟酒,倒完之后还要放在一起比对,如果多了那么一点,必须得匀的一样了;否则,两人就像小孩子一样争得面红耳赤,争着说自己喝了这么多,对方喝那么一点够意思嘛?
高中时代,在母亲单位蹭饭,常常和领导一席吃饭,也开始学会了喝酒。单位从上到下还是比较和谐的,大家喜欢比拼谁比较能喝,但也不会强迫多喝少喝,我成了大家酒席培养的小苗子。大家开始给我上酒课,“幼儿园”是小杯,然后逐渐增多,最后喝到了“大学”,一两杯白酒下肚已是家常便饭。酒,学会了,也不是那么难喝,却还是没懂喝酒的意味。
直到一次跟朋友M参加聚会,看到了酒席的氛围异发怪异,对面的三个人频频发起碰酒,朋友比较精明,假意招架,但跟前的哥们是个直头青,凡敬必喝,看着我都撑得慌,那三个人很默契地“结成帮”,不停的劝酒,那哥们弱弱地拒绝着,但还是不停地被倒酒喝。然后,然后我就挺身而出了,脑回路短路的我随即干了起来,惊得朋友连连解围。最后并没有喝几口,倒是朋友连声怪我不懂事,连跟前那哥们也指责我不懂规矩。一次出头,落责的却是自己。
事后朋友再也不带我去酒局打衬,我问,直接说不喝不就可以了?他说事情并不是喝酒那么简单,你明着来会得罪人,以后会很麻烦的。别那么鲁莽了。
那是印象最深的一次酒局,也让我看到,什么是表面兄弟,什么是应酬。我内心十分抵触这样的关系,却深知,终有一天我也将步入这样的关系圈中。这种局,无解。
前不久在朋友圈,看到好友说:“越长大朋友越少…”。
尚处学生时代,友情的淡去,很多并不是伴随着利益纷争、勾心斗角而分道扬镳,我们的世界尚未上演甄嬛传。只是,成长中,我们形成了不同的三观,走向了不同的远方,友情也渐渐败给了时间和空间,能走在一起的朋友也越来越少。
过去的日子,也曾温暖过,或者说,更多的时刻是温暖的,只是,那些刻骨铭心的受伤,却让我在心上深深的划下一个个记号。我不敢再单纯,不能再率性,也不能再事后诸葛,被人栽了跟头才知道自己摔倒了。没有经历过太多社会的尔虞我诈,便很难看透人心纷繁。我开始保持精神洁癖,结交的人,不是赤城以待的朋友,便是打照门面的陌生人,不存在中间地带。
曾经真心以待的人,在岁月淘洗中逝去,留下的弥足珍贵。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尘心故往,我想要的,只是那一方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