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荣系列]有种亲情是我妈说,可以借个厕所给我吗?
01
leslie亲情缘挺寡淡的。
说起和父母关系的leslie家有一老父,是香港有名的裁缝,给社会各界有名人士都做过定制衣服。事业心很重,和子女一直都是分开住的。
leslie在访谈中评价他的父亲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老公,经常气他母亲。也是一个旧头脑,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leslie的大姐能继续去香港大学读书都是她自己求来的,半工半读才努力读到到最后。
<今夜不设防>的采访里,leslie说到因为父亲喝酒风瘫而被家人从英国接回来的事情,多次提到他很不习惯住家里。他说,小时候自己在外婆家和六姐一起住。
他数了一下,自己和父亲大概一起呆了五天,和母亲呆了半年。
分得这么清楚的吗?
是的呢,毕竟是数一下就能数清楚的时间。
五天是一百二十个小时,七千两百分钟。
楼下的早餐店,日日早上去吃一顿二十分钟左右的早餐,吃半个月就是一百二十个小时。
一个人一分钟一般能够阅读四百字左右,七千两百分钟能读两百八十八万字,大约能读两本<鹿鼎记>。
02
讲起父亲,leslie丝毫不掩饰对父亲的不喜,甚至说出在年幼的时候,曾经为了报复父亲,在他的铺子里面偷钱,想要让他没钱用。
说到父亲的话题 leslie如此玩笑般地说到这种做法,成年时说出来,觉得当时很幼稚。但是这种行为和怀着为了得到更多好玩的东西的这种心而去做出偷钱行为不同的本质是,怀着报复父亲的心去偷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缺爱儿童会做出来的事情。
心理学上认为,特殊家庭状况里的小孩缺爱的时候会做出一些事情来找回父母对他们的关注。这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孩,并不能做太多的事情。这个阶段很多时候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去吸取一些东西。
所以反抗和挣扎的这些事,显得尤为艰难。
这种时候,逆反心理的小孩就会做一些很出格的东西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快感,弥补一些潜意识里的遗憾。
可能是偷钱,打架等等不良行为,他们把自己对家人的不满发泄在这些行为上,找到了疏通口。在偷钱买到了好吃的东西,偷钱气到了家长,打架被吹捧等等行为上,找到了一种回避现实的方式。
就像<垫底辣妹>里面,我们看到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最后这个学生自己搞出来了逆袭。而在这之前,剧情塑造出来的是一个"被众人忽视""被父亲省略""被老师放弃"的形象。
后来女主给老师的信是这么写的。
我一直很讨厌大人。只凭借我的外表就说我不行的大人,我认为很愚蠢。但是自己一无是处。这一点我自己也很清楚。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是我未来的救赎,也没有对未来的希望。只会顶嘴反抗,可能是因为这样不会受伤。
这样家庭和环境是没法选择的,可能有的人幸运地有那么一个契机醒过来,和过去和解,可能有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这样的阴影中。
03
还好和故意被忽略不同。leslie的父亲还是爱他的。
leslie说,自己是家里唯一一个被送去外国留学的孩子。
讲到自己父亲的内心 两人并不熟悉他的父亲还是对他有很大的期望。然而中国有一种很奇怪的文化,叫做"丧偶式教育"。
男性被看做是工作的工具,女性被看做是生育的工具。中国以前非常流行地形容父亲的词是"沉默""不苟言笑地""冷冰冰地"。
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好词。交流是个好东西,稍微敏感点的孩子,你不关注他,不说,他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
这是真的。子女会对那些自己竖起围墙的父母感到陌生。
04
leslie和自己的母亲相处很淡,但是他很孝顺他的母亲。
说起和母亲相处的时间1977年,leslie参加丽的歌唱比赛获得第二名,签下1000元的艺人合同,赚得真正意义上的一桶金。
租到了500元自己想住的房子后,马上又给母亲汇去两百元。
别人说,哎呀,那你身上不是只剩下三百?你妈妈有钱,哪里需要你汇钱啊?
leslie说,个儿子赚到了钱,想给妈知道。这很正常。
还有一次,在告别演唱会上,leslie特地给母亲唱了一首歌,母亲就在舞台下,他的姐姐陪着在台下都哭了。
有人说他煽情,他自己觉得没有什么,"我就觉得我应该给我妈唱一首歌,因为年纪这么大了,我下一次唱歌,她不知道还能不能来看。"
05
两人之间,也不是总这么愉快,他自己就表达过和母亲终究是有距离的。
他可以给母亲物质上的享受,两人却终究不能够在思想上达到交流。
母亲对他也感到陌生。
有一次,母亲去到leslie的家中,竟然问leslie,可不可以借一下他家的厕所。
敏感的leslie马上就觉得很hurt,即使是普通朋友来他家里面,也不会说这么生疏的话。
不用期望每个父母能够像朋友一样了解自己的子女,毕竟有些事情,确实是只能和朋友之间才能够理解。辈分和年代这种问题夹在两代人之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鸿沟。
但是作为至亲而言,去自己儿子家还要问可不可以借一下厕所,确实是一件很卑微而陌生的事。
有些事情是相互的。
父母缺位的人生,子女缺位的人生。两层关系之间,除了那一层血缘关系的细线牵连,其他的不过都是两个陌生人面对面站在一起。
有时候这实在很令人拘谨和茫然。
07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是受童年影响的。童年的行为很多时候是一种影响以后人生的模板。
感情是要经营的,情商是要磨练的。在朋友之间我们可以在不断的交朋接友之中打磨自己经营友情的能力,在和爱人相处之中也会存在分分合合,不是有那么一个唯一的选择。
父母却不是这样。
一个人从哪里来,这是不可更改的,不能因为这个父母不满意,便换一个父母,那个父母意见不合,就不去理睬。
一个童年缺失父母相处之道的人,在成年之后与父母相处感受到的不自然,都是接触新鲜事物的一种自然表现。
如果是不喜欢的那就感觉更明显。
反过来父母也是一样。
没有养过孩子的父母,在回过神来,面对突然长大的孩子,仿佛是突然之间就让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苍老。
接着就是打破过往的许多认识。
这是一种亲子关系的变位。一方从无力变成有力一方,另一方从有力变成了无力的一方。
意识到这种转变并不是枉然。
关系是可以修补的,虽然无论如何修补到都不会达到完美的那个地步。
和爱人吵架闹分手的leslie妈妈非常担心leslie
leslie感受到了关心
两人的关系有时候需要一个契机来打开心房,这个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的。有时候可能是某个点突然click到了两个人。
leslie说,那一刻他感觉自己和母亲的思想是共通了。
适时的,打从心底的关心是打开一个人心房的最好方式。
当然这种一种长期疏远的亲子关系里,简单的关心不会是一种治根治本的良药,但是已经是一种良好的止痛剂。
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事情,有时间的可以循序渐进。而来不及的只能像leslie说的那样。
"父母呢,真的是看缘分,有时候,有的东西就只能到那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