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再被身边的“好人”欺骗了
哈喽小伙伴们,我又来更新了,虽然是存货,也请叫我勤奋蚊/骄傲脸~
先说个自己的故事:我在去年准备转行新媒体运营时,想法刚萌生,问遍了身边的亲戚朋友,结果没一个支持的:要么觉得这工作没传统行业靠谱、稳定,要么觉得公众号红利期过去了。
这搞得我特纠结又特迷茫:毕竟都说前人吃的盐比咱吃的饭还多,那他们这些职场老油条给的建议我到底听不听啊?而且互联网行业到底咋样?最重要的是该咋进?
想到后来实在心烦,想着还不如先行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开始投简历。哪成想这一个月过去了,一个面试都没收到。
实在想不出问题出在哪,感觉问朋友又问不出什么,索性上网搜索,试试能不能找到答案。还真给我找到一个学习网站,而且里面最火的转行帖子竟然是个跟我同专业的师兄写的。激动得我赶紧找到他请教,于是,师兄帮我总结了我存在的三个问题:
1.缺少运营思维
2.没有相关经验
3.简历写的不好
师兄又热心分享了他的转行经验:
先学习运营思维再准备简历和面试,成功率更大。
于是,我按照师兄传授的节奏,沉下心学习运营知识加实操。三个多月后,也入职一家体育公司做新媒体运营。工资还也比之前涨了很多。话说要不是当初找到了那位师兄,可能我现在都还在纠结迟迟没有行动,或是在亲戚们的反对声中放弃了转行。
咱们中国人素来谨慎,说难听点就是纠结又没主见。大部分人遇事的第一反应都跟我一样,拿不定主意,得先问下身边的亲戚朋友。但事实上他们的意见真的一!点!用!没!有!(除了结婚生子这类存在于多个家庭之间的复杂问题)。
你想啊,咱们的家人朋友基本上跟我们处在同一个圈子,眼界都未必有我们寛,所以你又何必浪费那个时间,去问他们呢?
而且大多数时候,他们还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拼命打压你、嘲笑你。那么你干嘛不去“确认过眼神,找上对的人”?
只有找对请教的人,才有可能去打开眼界、得到修炼进阶的机会,为日后成为更优秀的人打下基础!
学习、工作、生活中同样要找对人!
① 学习上:
考过研的小伙伴都知道,需要自己确定想考的学校,再找学校专业课的教材和试题。我准备期那会花了一个星期,网上检索了好几遍,结果碰到的不是卖假试题骗钱的人,就是同病相怜的研友。
后来偶然听老师说起我们上一届的学姐好像也考过我的目标院校,赶紧跑去找她。学姐直接提到了几本必看的参考书,还送了我一套习题,直接给我省去了不少时间,很快就进入复习状态。最巧的是,那年的专业课考了好几道参考书里同类的题,简直不要太幸运!
② 工作上:
我刚入职的那段日子,被要求一周至少三篇文 。我每次都得拖到最后一天,写出来的东西还特别烂,领导看了几篇后只给了一个指示,多读书。
这又把我难住了,我该读什么?小说肯定是不行,那就找找运营类的书看看吧。公众号、豆瓣、知乎翻了一圈,书单倒是积累了不少,结果都看了几眼就读不下去。
想起有个做运营的朋友每天微信读书排行榜第一,我去找他请教。朋友看了眼我列的清单,表示太深奥了难怪你看不进去,于是推荐了几本初级书。对比读了几本后,确实语言更平实易懂。
输入搞定了,输出自然顺利许多。
③ 生活上:
工作稳定后,我打算给自己培养个兴趣,准备入手吉他。打开淘宝一看,材质、品牌五花八门,挑花了眼,一晚上还是没定下来。第二天才想起来,我不是有会吉他的朋友,直接问他们不就完了。直接给我列了几个入门经典款,还顺便推荐了入门视频教程,传授了下调音、爬格子的方法,一上午的安利下来,连报班的钱都给我省了。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快,每天被无数问题和事务充斥,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更好的自己,陷入一个又一个误区,这时候与其自己纠结,不如听听专业领域人的建议。专业领域的人,才是能助我们摆脱困境的“贵人”!
分享一下我平时怎么找这些“贵人”?
1.利用现有的人脉资源,进入专业人才在的圈子;如:想找运营大佬,可以找同样做运营的朋友帮忙引荐。
2.没有人脉也不用担心,利用互联网通过关键词+行业多渠道,一样能够找到专业人才所在的圈子;如:想找阅读大佬,可以去微信读书、豆瓣读书、知乎、简书、公众号等等。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对生活有所助益的“贵人”,开启高效生活,最终成为更优秀的人。
———— / End / ————
如果觉得本篇内容对你有用,欢迎点赞、评论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