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动师必须掌握的九种促动技术之二:鱼缸会议!

2019-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促动技术:鱼缸会议

 

鱼缸会议是一种组织会议的方式,鱼缸会议的出现就是为了降低人们的心理防卫,更好地推进协作以及支持个人或团队的成长。不同的群体本着合作的精神,一起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资讯。

如让销售部门与客户服务部、或高层管理人员与管理顾问碰头,对各部门进行诊断。被诊断的部门自始至终不能发言,只能记录其它部门的意见。由于这时候,被诊断的部门好像鱼缸中供人观赏的金鱼,因此,这种会议被称为鱼缸会议。

鱼缸会议的角色分为鱼和水

会议开始之后,每个人轮流坐在圈的中间。

作为鱼,倾听其他作为水的伙伴的反馈,在这个过程中,鱼儿只能倾听,说谢谢,但不能反馈,不能对话;

作为水,对坐在圈中间的鱼儿做出积极和建设性反馈,并记录在反馈表中。

鱼缸会议的类型分为个人促动型和部门提升型

个人促动型:被促动人员,通过会议可以从诊断人员的质疑与建议中,获知个人问题寻找多种思路而召开的会议,因此,要求提建议的催化人员要大胆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且客观,语气平和,在提出问题及质疑的同时,也能给出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部门提升型:被促动部门,通过会议可以从组织内的其他部门,获知部门的一些不当的行为或动作对组织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因此,要求提建议的部门参与人通过全方位地提出建议与质疑,站在组织的利益出发,和对被促动部门有用的客观意见,并能将所提的方案转换成具有实操价值的方案。

0

1

鱼缸会议适用范围

由于传统的职能分工,是我们仅仅专注于自己的职务,看不见自己行为的影响怎样延伸到职务范围之外。当有些行动的影响回过头来伤害到自己,我们还误认为这些新问题是由外部引起的。喜欢将错误归结于自身之外的因素,是管理中常见的现象。就像被自己的影子追着跑一样,我们似乎永远无法甩掉它们。

因此,我们需要得到团队内部/其他部门的建设性反馈,而我们同样也需要给予别人建设性的反馈,以促进真诚有效的沟通。定期召开鱼缸会议,有利于团队内部的良性沟通,帮助成员增强自我觉察,发现自己优势和成长点。

要注意不适用的情境:

1、团队间刚组建时不适用鱼缸会议进行反馈;

2、项目刚推进时不适用鱼缸会议进行反馈;

3、时间较短时不适用鱼缸会议进行反馈;

4、项目合作推进期间,若无法明确职责范围时,不适用讨论职责不到位的主题鱼缸会议;

5、当会议召集人没有接受过鱼缸会议操作培训时,难以应对鱼缸会议出现的突发事件,不建议使用;

6、鱼缸会议也是对话的一种形式,所以如果想作为领导批判会、检讨会、或只有一个人讲其他人听的会议,建议不采取这种方式。

0

2

鱼缸会议的角色设定

鱼缸会议中参与人应由下列人员组成: 被促动者——鱼缸会议的“鱼”; 建议质疑小组促动者——会议中发表意见的人员; 促动师——鱼缸会议的主持者。

被促动者--“鱼” (问题的主人)

被促动者就是静坐在众人面前,不断接收建议质疑小组促动者的建议与质疑,过程中不发言,不辩解,用心思考所提的内容。

鱼缸会议中的建议质疑小组

为便于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应该确定促动小组的最佳人数和会议进行的时间。

经验证明,促动小组规模以6-10人为宜,会议时间一般以60分钟左右效果最佳。促动小组的人选应严格限制,便于被促动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所涉及的问题。

建议质疑小组选则原则

如果是个人促动会议,会议参加者都会相互认识,要从同一部门的(职称或级别)的人员中选取。部门的领导人员不应参加个人诊断会议,否则可能对参加者造成某种压力。

如果是部门促动会议,会议参加者可能会互不认识,可从不同等级的职位(职称或级别)人员中选取。这时不应宣布参加人员职称,不论成员的职称或级别的高低,都应同等对待。 促动小组的成员专业应力求与所论及的决策问题相一致,这并不是促动小组成员的必要条件。但是,促动成员中最好包括一些学识渊博,对所论及问题有较深理解的其它领域的专家。

鱼缸会议中的促动师

1.促动师的主动活动也只局限于会议开始之时,一旦参加者被鼓励起来以后,新的建议与质疑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时,促动师只需根据“鱼缸会议”的原则进行适当引导即可。应当指出,发言量越大,意见越多种多样,所披露的问题越广越深,出现有价值设想的概率就越大。

2.促动师应掌握得各种催化技术及具备调动控制会场的能力,会前要向与会者重申会议应严守的原则和纪律,善于激发成员思考,使场面轻松活跃而又不失思想激荡的规则;

3.促动师都应该保持中立,并且关注现场能量的流动,调动提建议的人员积极发言,被促动人员积极思考。遇到会议能量衰竭的情况出现暂时停滞时,促动师此时就要采取一些措施介入。

4.促动师经常强调建议与质疑的数量,在会议中,整个催化小组的成员平均有5分钟来发表自己的建议和质疑,一个成员发表完后应该及时提示下一位成员发言;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引导大家掀起一次又一次质疑来反思事情的起因到底是否因为被诊断个人或部门造成的。

如一个误会是某件事情所导致的,可以先从这件事情的流程来思考作为第一依据、再从整件事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人为疏忽来思考作为第二轮的依据、最后从制度的层面来思考看是否是制度不合理而造成作为第三轮的依据等。

又如,对某一现象的出现原因进行提问,引导被促进小组成员先从自身的原因掀起反思,再从组织的其他成员的各个方面进行剖析,适时引导被促进成员进入深刻的反思。

5.促动师要掌握好时间,在数分钟时间里再没有新主意、新的建议,新的质疑出现时,鱼缸会议可宣布结束或告一段落。

鱼缸会议法的所有参加者,都应具备较高的反思能力。在进行“轮番给意见,建议与质疑”的时候,应尽可能提供一个有助于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讨论问题的环境。

有时某个人提出的设想,可能正是其他准备发言的人已经思维过的设想。其中一些最有价值的设想,往往是在已提出设想的基础之上,经过被促动这“反复咀嚼”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设想,以及对两个或多个设想的综合设想。

0

3

鱼缸会议操作步骤

场地为安静舒适的环境。如人数较多,则可以分成多个小组同时进行,每个小组都各自围坐成一圈。如为多组建设性反馈,则可进行圈之间的交换,确保每个人都得到其他人的反馈。按人数准备好鱼缸会议的反馈表,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其他伙伴的建设性反馈。具体流程如下:

1、 确定对象。确定是部门内部沟通还是跨部门沟通,哪些人参与。

2、 准备物料。比如反馈表等,至少人手一份。

3、 小组建立。人数控制在8人左右,围坐成一圈。如果人数太多,可以分成两组。

4、 鱼缸会议。角色分为鱼和水,会议开始,轮流坐在中间,扮演鱼,倾听其他作为水的伙伴的反馈,只能倾听,不能反馈和对话。作为水的伙伴对鱼做出建设性反馈,并记录在反馈表中。

5、会议结束。每个人把记录的反馈表给到反馈者。每个人对其他人的反馈表示感谢。

鱼缸会议中沟通的反馈不单单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而更加注重是否为建设性反馈,即基于具体事实事件的陈述来反馈对方做的好的、有待改善的地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