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阅读能力强的人怎么读书呢
那些阅读能力强的人怎么读书呢(wm197049)
看到这个问题,着实沉思良久。感觉似乎就像什么药能够快速治疗愚蠢的病这么简单。真有这样的妙药,你又敢于以身尝试吗?
什么东西被吹上风口浪尖,什么东西就如同神灵附体,被炒得玄之又玄了。
我们仿佛来到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从高高在上的朗读者节目,到大街小巷,车站商场、地头田间无处不在的走读一族,我们成了最爱阅读的民族。不管大家拿着手机在读什么,最起码我们是在阅读呢。
更多时候,我们其实是被阅读者,并非阅读者。逛商场也好,打开网络、电视机也罢,我们总会被阅读。铺天盖地的视频,缤纷抢眼的图片,还有那些被各色扭曲摆放的文字……
不管合适不合适,谐音凑就的别字的文字组合倒是很受欢迎。这是种时尚?
有个老外朋友讲了,在我们这里最逗趣的莫过于上厕所,男子小解时,你会读到: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或者,你会在快乐释放的十几秒时间之内,又被阅读那便池上面的无厘头小段子了。
是的,我说的是我们往往被阅读了,属于不由自主的信息过载。
我们炒热了我们的阅读。而我们的阅读和真的阅读,又岂止相距十万八千里呢?!
阅读的软件非常多,各色APP接踵而来,只要你愿意,通过耳朵阅读的,通过眼睛阅读的软件非塞得你的手机沉甸甸不可。实在不行?速若蜗牛,那么,换手机!
就纸质书来说,也是个包装过度、被所谓的文化侵袭最最严重的领域。无可厚非,这就是个包装过度的时代,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爱说:这是个看脸的时代。于是,对脸蛋儿的包装、对身份的包装、对商品的包装无不用其极而后快。
纸质书籍,难逃包装之劫难。
因为书籍对好多人来说,本身也是一种最好的包装。书籍会使人优秀,优秀的人多书卷气——人们都是如此认为。即使,人们爱说:武装你的大脑,也就是从内而外的包装。
如果,真正有谁告诉你,哪本书确实改变了他的一生。我真诚地坦白下,除了极其个别的偶然情况以外,他实在是骗你呢。
于是,好多人对阅读趋之若鹜了!
极其滑稽的是,人们总爱用阅读过书籍的数量来代替阅读书籍后的质量!那些阅读厉害的人真的是这样吗?
又错了!
首先搞清楚的事情就是:你是如何来看待阅读的?阅读的结果究竟取决于你阅读的质还是量?阅读的主体难道不是你自己吗?你又为什么来阅读呢?
阅读无非是社会经验的嫁接或者生存技能的传递。要么就是涵养思维的方式,促使你思维构建,熏陶审美提高。
如果你为了解决掉一个生字,你查阅阅读下汉语字典即可,这就是个阅读。为了解决问题。
如果你需要解决某项生存技能,你需要系统地一段时间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阅读专业知识,并且学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从而成为自己所附带的本事。
如果用阅读来涵养思想的话,那就得慢慢读,细细嚼,允许有时间把它消化,允许你抽丝剥茧从而深度认识些个道理,并实行之。
有一种急功近利的阅读方式,美其名曰“拆书一族”,意思就是告诉你,如何快餐式地把一本书迅速分解,把结构澄清,把关键词摘出来,嚼掉!害人不浅。那么,极其简单,病如果是懒惰,药就是勤快了,又何必编成一本书,又假模假样摆放那里叫你买呢?
阅读绝非这么简单。
现在的阅读,大都变味了。一种是急功近利,另一种是人肤于书。有的为了马上就用,有的为了显摆显摆。倒不如不阅读吧,还保护眼睛呢。
真正有阅读能力的人并不多。有选书的能力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前提。并且,阅读厉害的人,是洞明其中原理,并且融化到行为当中的人。
现在的书,实则应该是谨慎阅读的。好的,真的东西并不是多,表面的书籍的汪洋大海其实是好多东西的翻版、再版,甚至盗版。如果,你能够看懂的话,倒是建议最好看原版——原生态的。那些根据原著一而再,再而三地繁衍出来的东西,包括思想的衍生版,什么什么编著版,简易版,速成版,百害而无一利。
谨慎翻书。因为你的成本是时间,如果你真的功利的话,倒没必要为别人咀嚼后又吐出来的东西埋单。好多知识和思想就是二手的,三手的,甚至是N手的。当然不同层次的读者都有,这也是导致貌似书籍百花齐放的一个不挣事实。(wm197049)
那些阅读能力强的人怎么读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