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要“粗养”还是“细养”?
基因有一点很有意思:基因不仅会直接带来某些特质,基因还会自己寻求合适的环境,基因还能改变环境对待自己的方式……
举个例子,有个孩子天生有长得特别高的基因,于是这个孩子很快就会被教练注意到,被选入篮球队排球队之类——这就是“基因改变了自己所处环境”。
再举个例子,有对普普通通的父母,他们的耐心足够应付普通脾气的孩子。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天生随和爱笑的孩子,这个孩子就会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耐心与关爱。
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天生挑剔爱哭的孩子,这个孩子就会倒霉地从父母那里得到许多失去耐心后的斥责与惩罚——这就是“基因改变环境与自己互动的方式”。
因此,基因影响和环境影响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几乎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另一个这方面的例子,就是一种先天遗传的特质“环境敏感性”。有的人对环境敏感,就更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包括好环境的好影响,以及坏环境的坏影响。有的人对环境不敏感,就比较“我行我素”,在各种环境下都按自己的步调来成长。
那么,什么样的人对环境敏感?什么样的人不敏感呢?
可以从个性的其他方面一窥端倪。有些特质的人对环境比较敏感——一般来说,内向的人更敏感;从小爱哭脾气差的人更敏感;比较神经质、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更敏感;对新经验持更开放和容纳的态度、喜欢积极尝试新事物的人,也更敏感。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自评量表。
***
英国研究者Michael Pluess和同事们刚刚在《发展心理学》上发了个新研究,他们开发了一套量表,叫“高敏感孩子量表”。在3581个8~19岁的儿童身上测试结果显示,量表效果不错,能测出孩子的不同禀性。
这套自评量表一共12题,主要针对三个方面——
一、审美敏感
对环境敏感的人更容易被“美”打动,比如被音乐、画作深深感动。
1.有些音乐能让我非常快乐。
2.我非常喜欢美味。
3.我非常喜欢香气。
4.周围环境略有细微变化,我就会注意到。
二、感受过载
对环境敏感的人更受不了讨厌的外部刺激。没人喜欢强光、噪音,但敏感的人则是几乎无法忍受。
5.我不喜欢看有很多暴力镜头的电视节目。
6.我不喜欢生活出现变动。
7.大声噪音会让我感觉浑身不适。
8.我不喜欢噪音。
三、需求处理
对环境敏感的人更难以承受同时出现许多内外要求,比如待办事项、生理需要等等。
9.如果同时有许多事在进行,我会觉得很不高兴。
10.如果别人想要我一次做一大堆事情,我会被惹恼。
11.当我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许多事,我会紧张。
12.当有人看着我时,我就会紧张。这会让我表现失常,不如无人注视时做得好。
***
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以上许多题的答案都是“这就是我!” 那么这孩子妥妥的是对环境高敏感型了。大概有20-35%的孩子是高敏感,他们是“兰花”,在好环境里可以开出特别美丽的花朵,在恶劣环境里则会长得一塌糊涂。
如果以上许多题的答案都是“我才不是这样!” 那么这孩子是对环境低敏感型。
大概有25~35%的孩子属于低敏感,也就是“蒲公英”,他们拥有这种杂草的顽强生命力,在恶劣的环境里也能长个八九不离十,在好环境里……也还是差不多长那样。
另外,还有 41-47%孩子属于中等敏感,他们就是“郁金香”,对环境的敏感度介于兰花与蒲公英之间。
***
言归正传,孩子该“细养”还是“粗养”呢?
我觉得,先看看这孩子是兰花还是蒲公英吧。
蒲公英的爸妈们,好消息是,你家孩子比较皮实。即使生活里出现什么波折,这样的孩子也能适应得比较好。坏消息是,即使你为他们操碎了心,很多时候可能也……不是全无用处,只是效果不那么明显。总之就,随缘吧。
至于兰花的爸妈们,好消息是,你家孩子绝对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坏消息是,你们要注意别累坏了自己……养兰花娃,那可是个长期工程啊。
P.S. 如果孩子还太小,没法用量表来测怎么办?有个特别简单的办法——小时候特别好养的天使娃,基本上就是蒲公英。特别难搞定的高需求娃,基本上就是兰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