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维的小练习

2021-11-18  本文已影响0人  会宁248南有亮

第一步叫作提出问题。首先,我们看到一个话题,或者看到别人的一个意见、观点的时候,我们得能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来自哪儿呢?

来自好奇心。

好奇心是打破刻板印象的武器,而人类的历史的推动,就是被一个一个的问题所带动起来的。

比如说,爱因斯坦曾提出过一个伟大的问题:如果人坐在一束光上旅行会是什么样?

没有人会想出这么一个离经叛道的问题,人怎么会坐在一束光上旅行?但是爱因斯坦说,如果你坐在一束光上旅行会怎么样呢?从而开创了相对论。

牛顿说,这个炮打出去,飞了很远才落地,如果把它再拔高一点,速度再快一点,它会怎么样,最后牛顿算出来总有一个速度是可以形成第一宇宙速度(物体绕地球飞行做圆周运动时,所要达到的速度),它能绕着这个圈转,不掉下来。这就提出一个好的问题。

所以,问题比答案更令人受教。

为什么呢?

因为能够提出好的问题,意味着你承认自己不知道。

我们很多人在讨论话题的时候,从来不愿意承认自己不知道,就愿意第一时间表态,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指责某个人。因为指责某个人这样的事是不会犯错的,你觉得我反正没有错,谁让你们做了这样的错事,那你最起码有这一点做错了吧。这个确实可以让自己永远站在一个不犯错的立场,但是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贡献。你不愿意承认自己不知道,承认自己没有研究。

所以要提出问题。

问题至少分成三个层次。

最基本的层次,得能够提出一个好奇的问题,就是你不知道这事,真的不知道。

然后比这个层次再高一点的,你要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大家也会关心,觉得蛮好玩的。

然后再高一个层次,你要能够提出一个明智的问题。

明智的问题就是,大家可以反复思量,可以借着研究这个问题发现更多的、新的空间。

像爱因斯坦、牛顿提的这些问题,明显是超级明智的问题。

那怎么验证你提的问题质量到底属于哪个层次呢?

请听下边的一些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是“是”的话,随着我的这个问题往下延伸,你提问题的水平,就会变得越来越高。

1、你是否不确定问题的答案?

2、你的问题有什么目的吗?

3、你的问题需要不止一个是或不是的答案吗?

4、你的问题深刻吗?

5、你的问题具体吗?

6、你的问题能够引发对话吗?

7、你的问题简短吗?

8、你的问题容易理解吗?

9、你的问题是否不包含任何的信仰或偏见?

10、你的问题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吗?

这些一直到最后这么一个问题,你就会发现提问的水平和境界,在不断地提升。如果你的问题能够引发大家进一步的思考,并且这个问题背后,还能够延伸出更多的问题,那就是一个明智的问题。

所以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进行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首先要学会对各种各样的命题提出你所拥有的新问题。

过去的人认为,大猩猩和人是有天壤之别的。就是人们把大猩猩定义为动物,跟人根本上是不一样的,没有人认为大猩猩会具备人类近亲的一些独特的、和别的动物不一样的特质。结果再也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过了很长时间,就没有人关心这个话题。后来是古德尔她是一个业余的动物学家,不是科班出身的、专业的动物学家。她自己跑到野生动物公园里,跟大猩猩长期待在一起,待了一年两年的时间,记录大猩猩的行为。

最后我们看到原来大猩猩会使用工具,原来大猩猩有着非常强烈的情绪,大猩猩可以维护自己的族群,可以像人类一样有感情,有难过、嫉妒、愤怒,各种各样的表现。这就是我们说,当你有足够的好奇心,才能够提出具备颠覆性可能的问题。

接下来第二步叫作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里边又分三步。

第一个叫作寻找信息。就是你先去找,把与此相关的信息尽可能找来。

找来以后第二步叫建立联系。看这些信息之间互相有什么联系。大家看,凡是探案类的电影,墙上都会有一张图,图上每个人身上钉一个小图钉,然后用一个线拉来拉去,这叫作建立联系。

第三步叫作从联系中得出结论。

这是我们收集证据的过程。

那查找信息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到证据。你要发表自己的意见,你就需要有证据。证据分两大类,一类是定性的,一类是定量的。

定性的就是描述,这个东西是什么样子,用你的语言描述出来,这个叫作定性的描述。像我们之前写论文的时候,就需要说定性的研究有哪些,定量的研究有哪些。

定量就是你需要拿出数据,来量化你所说的这些证据。

获得证据的方法有以下几类,你可以观察、采访、找人专门去问一问,阅读、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搜索、调查、投票,看看大家普遍的观点是什么。然后开讨论会、实验,还有历史记录等等。

就有至少九种完全不同的获得数据的方法,但是各位想想,我们平常在网上相信的那些结论,往往可能是来自于其中的某一个。比如我调查过了,我问了多少个人,我那天亲眼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事实,所以就是对的。我们只是很简单地从自己的角度看到了一个现象,我们就得出类似的结论,这就是缺乏完整的研究的一个过程。

接下来要研究信源的问题,就是你所获得的这些证据是不是可靠。这里面有三种类型的调查者,一种叫研究者,一种叫社会科学家,还有一种叫数据控。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需要信息的时候,第一直觉是去翻书,或者上网查阅你能读到的一切资料,仔细核实你的信息来源,不要读到什么就相信什么。那你就是一个典型的研究者,这是第一类人。

第二类人是寻求答案的时候,知道该诉诸何处。求助他人,不管是朋友、家人、还是专家,你依赖于从别人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这个是社会科学家的研究方法。

第三种人是开启研究模式。首先选取定量数据、数字,统计数据和概率,这能为你带来坚实的基础。但要记住,数字并不代表事情的全貌,这是数据控。

这三种人哪种好呢,没有哪种好坏。你既可以是研究者,也可以是社会科学家,也可以是数据控。一个真正的好的调查者,这三件事情是应该结合起来。

为什么在这种事情上,大家的投票会很管用呢?因为选ABC答案的那种题目,考的并不是难度,并不是认知水平,而是知识的盲区。你可能觉得,一个人知道唐宋八大家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你没想过,有的人是自学成才,没有上过中小学,所以会不知道唐宋八大家里有一个人是谁,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他在别的方面,可能比你强很多,这个叫作知识的盲区。

你去看所有这种竞技类的节目,都是这样,并不是那个题太难,而是遇到了盲区。在遇到这种盲区问题的时候,大多数人的投票往往是对的。因为人多了,弥补了盲区。但是如果我们讨论一个案件、讨论一个观点、讨论一个法理问题,这时候未必所有人的投票就是对的,所以这个东西我们要分清楚,这是来自不同信源的问题。

收集了这么多的证据以后,接下来来评估证据。评估证据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第一个叫作重要性。就是这个证据重要不重要,这个证据的来源值不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第二个叫作准确性。这个证据是不是做了非常严肃的研究,有没有多方的验证,有没有同行的评议等等;第三个叫相关性。这个证据和我们要论证这件事,有没有关系。

有人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消息,说猫能够像狗一样叫,只是猫懒得这么叫。只有在被逼急了的时候、需要的时候,它才会用自己的“第二语言”,学这个狗的声音叫,大家说太有意思了。猫竟然能够学狗叫。请问,真的还是假的?你去判断,猫能学狗叫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

那这时候怎么判断呢?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信息的来源是一手的还是二手的?这个人是自己亲耳听到猫学狗叫,或者是他拍到了这个视频,还是他听别人说的?如果是二手的,那就更危险了。

如果信息的来源不是一手的,你能找到其他一手来源吗?假如你发现这个人是转发的,那能不能找找看他从哪转发的,一手的来源到底在哪?你要去搞清楚一手来源的人是谁。

到第四步,信息的一手来源和二手来源告诉你的一致吗?现在很多信息,转着转着就变形了,从一开始说的那个状况,到最后变成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因为每一个转发的人,都会忍不住增加一点自己的东西,添油加醋,加上那么一点点,改变那么一点点。所以你要去判断它们是不是一致。

第五步,再去研究一下,信息的一手来源和二手来源可靠吗?在这个案例当中,他们发现,一手来源是兽医,那这个人是不是一个真的兽医呢?你还要去研究,能否找到可以支持这条一手信息来源的其他信息来源。如果猫真的能够学狗叫的话,那不会只有一个人这么说,能不能够找到别的兽医也这么说呢?

后来孩子们就沿着一条路径,研究、研究、研究,研究的结果是真的有很多兽医都发过这样的消息,那这时候你可以基本上相信,这是真的。猫有时候逼急了,真的会像狗一样叫。这是我们举一个例子,让我们知道,验证信息的来源的一个基本过程。

那么,如何辨识一个新闻是虚假新闻?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怎么来判断新闻是真是假?

第一个叫作文章是谁写的。

跟我们刚才验证猫会狗叫是一样的,首先搞明白文章是谁写的。很多老人家转发在家族群里的文章,都不知道谁写的,只署一个特别奇怪的名字。

第二,你能找到作者的个人简历吗?这个作者既然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发表这么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他的个人简历是什么?

第三,这名作者是否写过其他你能找到的文章?

第四,文章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第五,这个文章发表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我们说现在传统媒体的价值依然存在呢,就在于很多传统媒体,起到的是把关人的作用,你能在这个阵地上发表,代表着我对你有审核。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状况是,随着传统媒体不断互联网化,很多传统的媒体所发表的意见,有时候也是不靠谱的。如果一个传统媒体连可信度这一条都守不住的话,那么,其价值将会变得越来越低,所以一定要爱惜羽毛,这对于所有做传统媒体的人来讲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

第六个叫作文章带给你的感受如何。

为什么会有这一条呢?所有耸人听闻的假新闻,它的核心就是要撩拨你的情绪,撩拨什么情绪?愤怒、恐惧。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你的愤怒,你的愤怒对于某些人来讲就是钱,就这么简单,这是一个生意。

所以我们作为“吃瓜群众”,要珍惜自己的情绪,不能够随便把自己的情绪交付给那些想要撩拨你情绪的写手。如果他的文章只是为了激发你的各式各样的情绪,尤其是恐惧和愤怒这两件事,你就一定要小心,这里很有可能会有虚假新闻的成分在。

先举出一些对他有利的例证,最后来一个价值升华,提高到一个高度,最好是能把现场的人说哭,眼泪一流下来,赢了,这个叫作诉诸情感。我们不是在冷静客观地讨论问题,我们是在看谁的煽情能力更强。这就是孔夫子在《论语》当中讲“巧言令色鲜矣仁”(出自《论语·学而》,指花言巧语、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有仁心)的原因。

一个人讲东西最好的状态,就是老老实实、冷冷静静。

最后一个叫作假性因果。

假性因果是什么呢?

就是当两件事情同时发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两件事情是有因果关系的。但实际上它们只是同时发生,是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但是如果我们简单说,就是因为它,所以导致了这个结果,那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这个叫作假性因果谬误。

举例:

超过半数的人都相信外星人,所以外星人肯定是真实存在的。

这是什么谬误?

A,假性因果,

B,乐队花车,

C,虚假两难。

这个很明显,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时间,两秒钟。

这个是B,乐队花车谬误。

在这场考试中作弊没有关系,想象一下,要是你考得不好,你的父母该有多难过。

A滑坡谬误,

B逃避话题谬误,

C诉诸主观情感谬误,思考两秒。

答案是C,诉诸主观情感(谬误)。

如果我完成不了这份作业,我就考不上大学,那我就永远找不到好工作。

A诉诸主观情感,

B滑坡谬误,

C逃避话题谬误,想一想。

答案是B,滑坡谬误。

没写完这份作业,你很有可能考个更好的大学,干吗那么吓自己。

昨天我头疼,但后来喝了一些橙汁就不疼了,橙汁是治疗头疼的好东西。

A假性因果谬误,

B逃避话题谬误,

C乐队花车谬误。

两秒钟。

答案是假性因果(谬误)。

市长竟然认为加税是个好主意,他不太聪明,真是个坏蛋。

A虚假两难谬误,

B人身攻击谬误,

C滑坡谬误。

答案是B,人身攻击谬误。

詹姆斯说鲨鱼是他最喜欢的东西,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不喜欢海豚。

A稻草人谬误,

B人身攻击谬误,

C乐队花车谬误,

选哪个?

这很容易选错,很多人会不小心,就选了人身攻击谬误,不对,这个是稻草人谬误。

这就是我们做的一个小练习,刚刚那些可能太简单,针对的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找一些更复杂的话题,让我们参与过社会话题的成年人可以参与进来,考一考自己的这种谬误的倾向。好,这是评估证据这一部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