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校园暴力一直都在,请保护好你的孩子
近日,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少年的你》这部电影大爆,因为涉嫌抄袭融梗东野圭吾的《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被网友疯狂吐槽,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票房和火爆。
很多人都说里面关于校园暴力的情节过于夸张,学生都是孩子,怎么可能做那么过分的事情。对于说这些风凉话的人,我只想说,事情没到自己家孩子身上,你都会觉得没什么、不可能。
如果你留心近几年的社会新闻,你就会知道,校园暴力一直都在!
校园暴力其实只是问题孩子的一种,大连 10 岁女孩疑被 13 岁男学生杀害一事,则是问题孩子的极端案例。
纵观全国各地频发的大大小小的校园暴力事件,我们会发现,有些校园,非但不是充满青春、美好回忆的地方,反而成为了孩子无尽的地狱。
今年4月份,甘肃陇西县渭河中学一名初二学生张凯(化名),只因被怀疑拿走一只耳机,被同校五名学生围殴,之后送医抢救无效身亡。
目击同学赵某说:当时5人将张凯围在中间,言语间怀疑他偷拿了耳机。于是对其拳打脚踢,轮番暴打。殴打过程持续了约八分钟,张凯一直没有还手,还有几名同班同学在现场围观。送院时,张凯全身鲜血淋漓。后脑勺头盖骨被打破,左侧眼角处骨头骨折,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体肿成两个拳头大。
2016年2月,温州市鹿城区8名高中学生在酒吧跳舞,只因看被害人小娟(化名)不顺眼。就对小娟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殴打和侮辱。
2017年11月,建水青龙镇青龙小学3年级学生小航(化名)只因不愿意帮同学洗水杯。就被人拿开水猛浇,造成大面积烫伤。
其实孩子是最接近恶的人,很多孩子正因为知道自己未成年,知道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伤害别人。他们遵循丛林法则,下手不知轻重。如果缺乏自制力和约束力,就能释放最大的恶。
所以“一个国家的司法体系中没有少年法庭、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少年警务,就像一个国家的医院没有儿科一样。”一个决意凶狠的十七岁少年,是可怕的。一个决意凶狠的十三岁少年,更是另一个量级的可怕。
大多数老师和校领导的通病,只会站在成年人的高点俯视孩子们,觉得孩子能分清楚利弊,知道好歹。但是你们有试图把自己和孩子换位思考一下吗?有没有尝试触及未成年人的思考领域去沟通,说到底还是成年人的傲慢。
有一句话叫:“有一些人,他们不适合做老师这份职业,他们缺乏共情,缺乏耐心,缺乏为孩子考虑的心。有些校领导为了政绩,为了脸面,一味地压制受害者。他们不明白孩子的世界比成年人的世界更残酷,童年的血色青春下,赤裸裸的弱肉强食。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不想明白。”
学校里老师领导对校园暴力的视而不见,以及整个社会对校园暴力态度的冷漠和选择性忽略,都成为了杀死受害者的帮凶。
所以让我们心惊的不仅仅是暴力本身,还有群体性缄默。
在现行法律不会改变的情况下,像《少年的你》这样讲校园霸凌的电影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如果能再多出几部这样高质量的校园霸凌电影,打动每个老师、每个家长,让每个成年人都能意识到校园里正在发生的这些恶心事和学生的成绩一样重要。
让每个家长都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可能会被欺负、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会遭报应。那才是真正的大好事。
面对社会上频繁发生的暴力事件,那么家长应该怎么教育孩子呢?
1,别做“乖”孩子
有时候孩子过分的乖巧,不是好事。因为太懂事乖巧,遇到危险时,可能就会不懂反抗,默默承受。
孩子越怕事、懦弱,就会被身边的同学变本加厉的欺凌,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锻炼孩子的身体、胆量和意志。
当孩子遇到欺凌时,就要表现出来我不好惹,而不是沉默和承受。
2,被打之后打回去
李玫瑾教授说过,孩子被打之后,就要打回去,这样既能灭一下对方的气焰,也能给自己壮胆。
不过这也要看实际的情况,如果对方过于高大或者人数众多,则可以先隐忍或者赶快跑掉逃离危险。告诉家长或老师解决。
3,依附集体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校园暴力。
所以要想在弱肉强食的世界立足,就要学会依附集体。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合象课堂,专注中小学在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