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离,我定不弃
【砍柴书院&简书写作营】
没有去查看,进入砍柴校长的日更群确切的日期。
想想,我应该算日更群元老级群员吧。
一年多时间,我贡献过几次罚款红包,也有经常写不出来的时候,但,从来没有动过退群的念头。
人们常说,因为一个人,爱上某座城。
而我也是,因为一个人,深深爱上日更群,又怎么舍得退出去呢?
对,这个人就是李砍柴校长,也是日更群群主。
记得,当初听校长说,要带着我们一起日更时,暗暗地激动了好长时间。
在心里,校长已然是大咖级的人物,能每天和大咖一起打卡日更,那是件多么幸运的事,说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也不为过。
于是,阅读校长的日更文章,成了我每天不可或缺的事。
从校长的日更文里,我知道了,日更不是每天为完成而写,而是要日拱一卒,要不断精进,才能在日更中得到最大的进步。
从校长的日更文里,我还知道了曾国藩、稻和盛夫等以前从未听说过的人物,记住了曾国藩的呆仗。
校长的日更文里,不是大道至简地做人做事,就是满满的写作干货。
可以说,校长的每一篇日更文,都带给了我收获,让我这个井底之蛙看到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而跟着校长这道光芒,我更看到了一片蔚蓝的天空,那就是日更群。
日更群的小伙伴们没有攀比,没有抱怨。断更了,忘接龙了都自愿受罚,从来没有过找借口逃避受罚的事发生。
虽然,平时群里都很安静,小伙伴们只是默默地坚持着各自的日更。但小伙伴们从来都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
有一次,我在打卡的时候,只发了简书链接,忘了接龙,是我后面打卡的小伙伴发现了马上@我,才没有造成忘接龙而受罚的结果。
还有一次,我发出去的日更文有错字,也是群里的小伙伴看到了帮我指出来,我才没有闹出大笑话。
日更群除了群主校长,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群管晓菲。每天要做日更情况的统计,月末还要分发受罚的红包,还要负责的群里人来人往。本就忙碌的晓菲,不仅把日更群管理得井井有条,还总是打卡排在前面的人,还总是见她在朋友圈发学习的摘录。
都说,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很重要。深以为然。
跟着这样一群努力向上的人,一年多来,虽然我还不是做得很好,尤其是在日更质量这件事上。
我还做不到精进,还只是每天在那里自说自话,沦陷在自嗨的模式里。
然而,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
首先,日更已不再是令自己痛苦的事,已经像每天要刷牙洗脸一样自然。如果哪天因为特殊原因断更了,总感觉欠着很大一笔债一样难受。
其次,我的思路打开了不少,很多事情会透过现象,去思考事情本身的底层逻辑了,从而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比如:就报名写作营这件事。不管老师讲的再好,但每次能能学出来的并不多。这就是说,老师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学员自己,只有将老师教的,切实地用到实践中去不停地练,才能将老师讲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再报得多的班都等于零。
还有,我不再故步自封,开始思变。在校长很多的日更文里,都有讲关于写作“道”的文字。
其实,真正弄明白了写作的“道”,就是只要能吸引读者,对读者有用,有温度,能帮助到别人的文字,就是好文字,不管你以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会受到读者热爱。
也只有写出这样的文字,才是唯一的出路。
所以,目前的我,不能再向以前那样自嗨式日更了,也不能再向以前那样完全“佛系”写作了。
我可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在意写作带来的利和名,这点完全可以做到佛系写作。但,在写作上下功夫这件事,绝不再佛系了。
哪怕自己很笨,也一定要一点一点地解决挡在自己面前的难题,再一点一点地去够着目标。
我不怕慢,也不怕自己笨。愚公可移山,相信现代人的我,也可攻下写作这座高山。
只要校长不嫌弃,只要日更群不散,定会看到我的成长。
日更群不离,我定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