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百五十|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2』
我们继续来聊这本书当中一些精彩的思想观念,那么这本书里面就提到一个观点,很有意思啊,就是说这个儒家强调的这一套所谓的变法啊,它变的是什么?变的是人心。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这个法治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之前的一个认识观念上,也就是我们传统的一种认知,儒家和法家的这样的一套治理系统之中。
那么在那个时候的梁启超呢,还是跟前面讲过的一样,就是把西方的一套价值系统理念就是和中国的一些先秦时候的思想系统进行一个嫁接,试图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去实现中国的现代化,那在这个过程当中,在他30岁之后,他就不这么做了。
他意识到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解放,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思想自由,而思想自由是西方的一套学术观念,也就是说他再也不坚守他自己此前说的那一套,就是我们把先秦的这个学术的思想发扬光大,然后再进行这样的一个嫁接,那么对于这样一套思想呢,他先抛在一边了。
那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变化,这跟他老师康有为思想分歧有关系,经过他的不断的这个阅读和经历啊,他认为“中国思想之痼疾,确在“好依傍”与名实混滑。若援佛入儒也,若好造伪书也皆原本于此等精神。
以清儒论,颜元几于墨矣,面必自谓出孔子戴震全属西洋思想,而必自谓出孔子;康有为之大同,空前独创,而必自谓出孔子。…此病根不拔,则思想然无独立自由之望。
虽然梁启超认为这个康有为先生呢,是这个传统思想的俘虏,思想自由的障碍,但是他也把它类比成是这个马丁路德金是这样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跟他对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的一个类比的认识有关系,你像西方社会经历了这种所谓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才有这种现代的这样的一个解放,那么那中国同样也是可以的呀,那中国需要了这类似的这样一个人物,类似这样一个经历来进行这样一个思想解放运动。
第2个思想观念就是,我们在看到就是梁启超先生在进行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类比的时候,我们之前会有一个对比,就是说在科学技术上我们这个非常落后,有这样的一个先进与落后的区别。
但是他做了另外一种分类,他从国家政体上进行一种分类,分为这种转置的和非转置的这样的一个政治体制,那么这个政治体制进一步细分的话,非转置的国家可以进一步地划分为:由君主、贵族、人民构成;(b)由君主和人民构成;(c)仅仅是人民。
专制的国家则是,(a)君主转置 (传统中国,俄国,土耳共),(b)贵族转置出现在希腊罗马时代的斯巴达和别的寡头政治国家),(c)民×专制(克伦威尔的英国)等。就是说他从国家政治体制的这样的一个角度,削弱了西方在文化这一方面的那种强大的冲击力。
第3个思想观念,就是梁启超先生在谈到当时中国人对于爱国这一观念匮乏的一个思想成因的一个探讨。为什么要探讨这个东西呢?因为在他看来,我们当时去落后的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构建成一个集体式的爱国的这样一个观念,那为什么没有构成呢?
那就在于我们当时没有认知到,就是我们是一个国家,我们当时只有对朝廷和皇帝的这样的一个认识,对于世界其他哥哥这个国家这样的观念没有构建成,那为什么这个观念又没有构建成呢?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传统士大夫之分子啊,就原来把我们认为的中国就是天下或者世界,就是没有形成是一个国家的这样一个观念。
第四个比较有意思的观点,就是这个孙中山先生和梁启超先生在一些观念上的一个对立,当时这个孙中山先生就发表跟这样说这个中国传统的专转置和君主正题的这一套思想,扼杀掉了就是我们的这种民族主义,但是梁启超先生对这一套看法就完全不同,不屑一顾。
但更关键的思想争论点是在哪呢?就是孙中山先生认为就是我们这个汉族被这个满族统治啊是非常耻辱的,而且当时他把这个满族界定为这个所谓的外来的侵入者。
但是梁启超先生完全认同这一点,他认为汉族,满族,都是中华民族,而且他认为我们所谓的这个反对满族统治吧,其实本质上不对,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清王朝,他实际上也是一个从这个朱氏家族到爱新觉罗氏家族过渡而来的,实质上是等同的,都是中国人的这套治理系统。
并且他为了说明这个满族群体,同属于这个中华民族呢,这样的一个群体呢,他给出了这个他的六条标准:第一,同一血统,第二,同一语言,第三,同一生活区域,第四,同样的风俗,第五,同一宗教,第六,同样的精神风貌。
第五个比较有意思的思想观点,就是当时中华民国政府建立起来,然后我们也搞西方的这种议会制度,有国会有两院,然后在这里面的这种党派呢,比较实力大的呢,就是这个国民党,还有就是以梁启超先生为代表的这个进步党,这两个党派之间呢,就有点像美国的这种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这样的一个形式。
但是很可惜,梁启超为代表的进步党,支持袁世凯维系袁世凯这种执政,但袁世凯上台后,不久就把国民党的全部驱逐了,然后把国会也解散了,自己要大搞毒菜。
这一点被梁启超先生发现之后,他就非常不认同,然后就自己联合自己身边的一些事例,就是各个地方搞独立,搞独立呢,就是不受这个原始卡的控制,那么它所希望达成的目的呢,就是换掉袁世凯,让这个黎元洪来做这个总统。
再到之后,又是这个张勋复辟,段祺瑞权力与这个冯国璋权力之间的这样的一个权力的冲突,而这个梁启超先生呢,是跟着这个段祺瑞政府游走,也做了这种什么想要的官员,但是吧,始终没有达成自己所想要的目的。
梁启超先生呢,对好人政府挺感兴趣,就是说他试图依靠这些强人,有权势的人啊,什么袁世凯啊,张勋,哪,段祺瑞啊这些人,要去改造中国的社会啊,自己呢就是奉献一份力量嘛,但是呢,这些人呢,往往能感兴趣的呢是什么呢?
还是自己的权势啊,而且采用的手段呢,就这种暴力掠夺,对这种感兴趣,跟他这种所要达成的一个预期完全不在一条路上,相反这些人充分的利用梁启超本人的这种学术人脉影响力专业知识等等来巩固自己的这样一个权势地位。
第六个比较有意思的点,梁启超先生要实现的是什么?是将中国人从自卑的心理中解放出来,实现中国自身的现代化,而非中国的西方化,那么怎样去实现中国现自身的现代化,那他西方社会就成了一个很好的参考和学习的对象,那么他为此做出了一系列的这样的一个努力。比如把当时西方社会比较先进的所谓的社会经济原则和孔子所提倡的这个井田制相提并论。
而且当他在欧洲游历的时候,他也看到了这个科学进步所带来的一些重大的弊端,破碎了所谓的科学全能的这种梦幻景象,人们失去了这种人格,忧虑孤独等等,那回过头来瞭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他找见了一种他自己说的这种精神的生活。
第7个比较有意思的思想观点,就是他不认为当时那一套马的思想要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为什么呢?有一点,他不认为就是中国的这个社会,尤其是指春秋战国以来的这个中国社会,跟西方的这个社会当中,同样出现了这种阶级分化的这样一个局面或者问题。
第8个比较有意思的思想观点,就是前面讲的就是他在欧洲游历的时候写的文章,就是说科学不是全能的,但是这一套观点呢,像胡适就非常不认同,为什么呢?我们好不容易提倡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很多传统的卫道士就是特别抨击和反对这两点,现在倒好,梁启超先生作为曾经的这种启蒙的领袖,也把这个中国当时对科学的这种尊严给他的位置给降低了。
所以说他不认同啊,但是当然梁启超先生本身所要表达的观念就是说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一切问题,但是在那个时代这样的一种表达的方式,两边都不讨好。
第9个比较有意思的思想点呢,就是为什么中国不能像西方那样轻易实现现代化呢?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什么呢?现代化是西方历史发展的延展,而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中国就是断片了,没接上。
第10个比较有意思的思想点,梁启超的思想观点,像任何一种观念一样,虽然它起源于一种社会形勢中,但它却无视这种形势的变化,固执于它自的某些非功利主义的惑染力。
然而,一种有借鉴意义的符合客观实隊的观念,它的独立性从不是完整的,也不总是稳定的。事实扭曲了忠诚,思想退却到原始状态,年轻的梁启超懂得这种张力和拉力。
正因为如此,就使得他像我们已经介绍的那样理智地疏远与感情地束縛于他的传统,虽然然有时被掩起来,却从未被摆脱。但是中国的传统,最终却因为梁启超和其他许多人的疏远而埋没。
最后,再把作者在研究的过程当中的两点方法论,拈出来,我们一起学习。
第一个方法论,当一种观念的选择对象有了变化,这种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给一个人的见解下定义时,我们不仅要看他说了些什么,而且要看他留下的未说的话。
第二个方法论,评价一种观点的意义,不仅要看它肯定了什么,还要看它否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