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 文献释读 科目复习方法与答题要点

2019-03-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往文学

1 简繁转换、断句与翻译题

试题特点及要求

材料为影印版古籍,繁体,竖排,无标点,要求学生断句后用简体字把材料重新抄写一遍,或翻译成现代汉语。材料内容多来自文学批评原典

复习参考书推荐

《古代汉语》第一、第二册;影印版文学批评古籍

复习方法

①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大体分为文选和古汉语通论两大部分,其中还有一些常用词的释义。文选为文学作品选读,古汉语通论主要是归纳古代汉语常见的语法。

读这两册书,文选部分主要挑选上课时老师重点讲解的篇目来看,而古汉语通论最好能全部都理解,学会了语法,阅读文言文一般就没有大问题。常用词的释义部分,也尽量多理解一些字词的含义,尤其是特殊含义。

第二册的附录有简繁体字对照表,一定要非常熟悉这张表的内容,最好会写繁体字。不需要特意做复习笔记,把这两册书看熟、理解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在这两册书上花特别多的时间,最好控制在六周之内。

②影印版古籍,每天可以看上一两页,最好是不带笔、不做任何标记地看;如果可以,甚至最好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把古籍上的内容有停顿、清晰地念出来,也就是口头断句,而非书面形式。这种做法不仅对做题有用,而且对复试特别有用,因为专业课的面试题型就是这样的,学生口头对一段繁体无标点的文字进行断句,然后梳理出大意。

答题注意事项

①注意材料中的引用部分或者提到的书名,正确加上标点,不要误以为它们就是正文内容;

②对于一时无法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字数来对其进行断句,因为有些句子句式对称、字数固定,可以通过上下文句式相同的句子来判断标点符号应该加在这个句子的什么位置;

③翻译部分,尽量把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翻译出来,还要做到意思完整、通顺。

2阅读理解(材料题)

试题特点及要求

共分为两道题,材料都是为繁体横排无标点文字。第一道题要求学生在断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包括材料的写作年代(朝代)、可能出自哪个文学团体或文学流派、作者的主要观点、该段材料论述的是何种文学体裁等。此外,还需要解释几个词语。第二道题要求根据材料撰写评论,分值为45分,几乎占总分的三分之一。除了写评论外,有时候还会问几个文献学的问题,但都是基本概念。

复习参考书推荐

各类文学批评教材、文学批评原著均可,最好是繁体竖排无标点古籍。若要准备文献学知识,可以阅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张三夕主编)。

复习方法

依然是熟读文学批评教材和原著,明确文学家们的观点,并熟悉他们针对某种问题提出过怎样的主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受了谁的影响等问题。此外,还需要对各文学体裁的源流、发展、文体特点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文献学的问题,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什么是“总集”等等)就可以了,考到的概率比较小,就算考,难度也不大。

答题注意事项

①阅读材料的时候,记得用颜色鲜明的笔画斜线作为断句标志,以便做题时反复分析材料;

②概括作者的观点时,最好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的主张是什么,即提倡或反对什么;2)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支撑自己的观点;3)当时文坛上对这个问题有什么主流见解,这些见解对作者是否有影响;若有,其影响具体是什么;

③词语解释题,其实这是一道很考基础的题,难度不大。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琐细,可能会涉及文学家的姓名字号、官职、社会风俗、文学作品的名称或别称等,由于考的范围太广,所以只能靠自己平时阅读教材或原著时多留心眼;

④撰写文学(史)评论,由于分值较大,建议写成一篇小论文,篇幅大概在两页A4纸左右,实在写不了那么多的,最起码也要写到一页半。文学(史)评论一般要包括的要点如下:1)提取材料中作者的主要观点、所举的例子;

2)联系当时的文坛风气、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等方面来论述作者之所以提出这种观点可能存在的原因;

3)针对这个观点,其他文学家有怎样的看法,比如谁是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谁对这个问题有了创新的见解等;

4)将作者的观点与这些文学家做个比较,看看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或是对后人有怎样的启发等;

5)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评价,在肯定作者的同时,还可以指出其中的错误、不完整或是片面之处,显出你分析问题时的辩证态度

3作品分析题

试题特点及要求

给出两段文学作品(一般是诗词),任选一段作分析。2016年不提供材料,而是新增了一个默写环节,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指定的作者默写他们其中一人的一篇诗词,然后进行分析。默写环节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阅读基础,同时还要具备客观的分析能力。

复习参考书推荐

各类诗文鉴赏读本都可作为参考书。推荐叶嘉莹先生诗词鉴赏类的书。

复习方法

阅读诗文鉴赏读本时,要有意识地归纳出鉴赏要点,比如写作手法及其作用、该作品的影响等。

答题注意事项

一般来说,诗词鉴赏要点包括:

① 对诗词意思的解读,特别是重点字词、名句,更要解释这几句诗词的字面意思,这是鉴赏的基础;如果是词,建议分为上下阕来分析;

② 分析作品中的艺术手法及其特色,如果有使用的特别巧妙的词语,要重点分析该词欲对整首诗(或词)的作用;

③ 说明作者通过该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但不要停留在表面,要深刻探究作者产生该种思想感情的原因,可以联系作者的经历、当时的社会状况等方面来考察,也就是“知人论世”批评法;

④ 指出该作品的意义,可以引用文学家们对该作品的经典评论,然后由此展开论述;也可以就前三点的分析自己作总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