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重要选择时
有这么一句话:你此时此刻生活的处境都是你之前做的所有选择的总和,所以现在过的怎么样,不由现在的自己主宰,早已被以前的你做了选择。可见,选择多么重要!
今年9月家里的小辣椒就要准备上小学了,那就面临着一个特别重要的选择,到底该上什么样的小学?
现状是生活在二线城市,户口对应的小学不属于特别重点,但也还算可以的学校。
总是在反思:
当初买房的时候怎么就没有想过上学的问题,应该买一个学区房。
努力工作的某些意义是不是应该给家人更好的选择。
刚成家时,别人说到小孩教育时从来都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早应该做好规则。
反正不管怎样做思想斗争,最后只剩一句话:“一定要想办法给小辣椒上最好的小学”。
因为现在教育局对择校相关问题特别的重视,所以每年的入学政策都有所不同,现在比较严格就是对户口上学。但民间还是有不少高人啊,据说想上特别重点的热门学校除了去活动关系,还得花上6位数。
细想想平常听到的以及看到的,当凡在这个城市还算有点能力的人,开口就是要把自己的小学弄到最好的小学里去,为什么?因为好就代表了一切,代表了不惜一切代价小孩就赢在了起跑线,同时家长朋友们也可以把心放肚子里去了,就坐得望子成龙了。
个人认为还有这些因素在:
给小孩最好的,就是父母对儿女最好的安排,你看,我把最好的资源都给到了你。
不管小孩在学校成绩好不好,但有一点,他们以后的人脉圈子好,小时候的友谊、同学情。
把小孩送到最好的学校,家长就可以少操一些心了。
以上
这些因素里,认真思考后是不是忽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
同时又有多少家长有认真思考过到底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呢?
学校是好在硬软件上,还是教学的理念和师资力量,或是有更好的上升通道,还是想给小孩谋一个好的同学圈等等。
如果一个学校除了硬软件和师资力量都还算优秀外,还集中了全市比较好的政治圈的小孩又或者集中了财富占比大这个圈的小孩就是你想让小孩去上的好学校,那就应该慎之又慎了,除非父母本身就是这两个圈内的人。
既然要弄清楚什么样的学校才是好,我也查了一些资料,咨询了一些有经验的家长,汇总起来有这些因素:
学校的硬软件是基础,师资力量和教育理念有独特化。
关键是老师是否真正热爱教育事业,能否培养孩子们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以及一些知识点是否能引导和扩展伸展。
对下一步的升学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和帮助。
那周边没有这样的学校怎么办?要不要花重金去大家都想去的所谓好的学校?还是赶紧再买个学区房?
思来想去,还是应该结合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再做合适的上学选择。
原因有: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当然包括学校,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它独特的优点或者劣势,重要的是家长应该用心去了解和咨询。
择校往往就要选择陪读,面临着一租就是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还有初中),这期间家长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变化,以及中途会面临着换房换环境的种种变化,小孩正面临着需要独立的空间和稳定的居住环境这个因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小学读书这件事看到太重,家长陪着牺牲各种时间和自身的生活,给小孩造成的这种压力是不是巨大的?等等
因为教育本就不是一劳永逸和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更不是家长当甩手掌柜的事情,即便是上了最好的学校,对于小孩的教育和习惯培养来说都只是长跑开始的一小段。
头脑里渐渐有了一个新的方向,做为家长应该提前在孩子上学的学校去做一些调查和了解,看看学校的特长和短板,以就近上学为基础,原因有:
学校近,家庭就可以补充教育,可以体现在生活质量和习惯上,稳定的环境及良好的夫妻关系和正常的生活轨迹对孩子不会造成大的压力,同时又可以愉悦的生活和学习,因为人生除了学习还有生活,要综合。
看有没有在教学和性格上称赞的老师,学校的短板是否能和家庭形成一个较好的结合?
周边的邻居有没有父母文化程度和性格还不错的同龄人,形成良好的交友圈子。
如果周边的学校各方面都差,而且周边的环境还不好,那豪不犹豫,赶紧卖房,重新买房。
总之,不能因为孩子上学这件事,给家庭造成特别大的负担,因为这种负担在家庭不能持续承受的同时,势必会把压力部分转嫁到孩子身上,当小孩感受到那份巨大的压力时,小小的年纪是否能承受的住,是我们务必要考虑的事,是否就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