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讲赵体

2019-08-02  本文已影响0人  屋顶上的鱼

书法学习笔记:

梁三日讲赵体,完整的点(右侧点)包括:起行收,起,切,收,扣住,笔锋收末端。往回收,看哪收,往下收,就是出钩。点中有方棱。(左侧点):先切,往下竖,竖很短,扣,收笔,立锋反弹。好的书法的笔是复合的。出锋,笔锋是立起来的。实笔

以肘带腕,以腕带指

转和折结合

横画宽结,斜画紧结。横画斜的字中有斜向笔画,

上下结构,下半部偏右

调锋:转锋,推笔杆的方法调整笔锋

要摹贴,做单双勾的练习。梁老师说没有摹贴写字的都是臆临。单双勾练习是学习书法很重要的方法,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原帖,而且能够提高控笔能力。首先是一个笔划一个笔划过关,每个笔划不是写一遍两遍,至少是几十遍,甚至上百遍上千遍,稳扎稳打,步步为赢。这就是专业的训练。原本很多的疑问豁然开朗,不问自通。我觉得这样一笔一划,一招一式去理解,这才是和古代书家对话。

梁三日书法用笔的核心动作,其中之一是立锋换面,万豪齐力锋抓纸。

对线方向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一个“点画”的起笔就有3种基本方向,收笔也有基本的3个方向,是底部回锋,回顶中间还是顶部收笔回锋,还是含蓄不出锋,还有一些更加复杂的线方向,如顺逆,内擫外拓,飞度,这些精到的动作只有老师讲解才会观察到,并且提供了一个思路让我们去读帖。

在梁老师的课堂上学,线方向是统领书法经典临习的不二法门,正是这个线方向决定了书法练习唯一的、明确的标准,可操作性极强,一下子就将临习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此基础上生发出线条的组织关系,以平行等距、顺从协调、聚散开合等形式法则统领下,让学习者有章可循,有点放矢。下笔时胸有成竹,反思时有法可依,学习自然高效。因而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临习要领,把握字帖特征。

俯仰向背聚散开合”八字真言传授给了学生,而且还把线方向、对齐、错位、留白、疏密等等书法的本体语言也娓娓道来,学生们对书法有了个全新的认识。

对于“锋抓纸”的用笔方法,以前只是知道但做不到,这次真正能感觉到笔锋刹到纸内的力度,那出来的线质果然不同。

少即是多——每天吃透几个字,哪怕是一个笔画都远胜于数遍的通临。

眼见不实——眼睛是具有欺骗性的,在临帖过程中对很多的细节往往是视而不见,所以对我这种笨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老实做单双勾的摹贴。

充耳不闻——老师的"立锋换面、聚散开合、线方向"等等一些概念,不要以为听到就是得到了,只有在临帖中细心体察才会发现它的妙用。

老师对书法的形式构成分析

1.字内结构,从线方向上,是俯仰向背,聚散开合。该对齐的不对齐,该平行的不平行。内部波澜起伏。

2.字与字之间,不该对齐的对齐,不该平行的平行,获得新的逻辑关系,取得协调和统一,形成一体。对外迎合与接纳。

3.布白,留白的完整形,成为几何形,或三角,方形,圆形,拓圆形。字的内空间,洁净,不零碎,通过角和洞的合并,空白边缘的平行,来完成。

寿洪:

纵横比,形式构成,张羽翔,抓形训练

碑弥补了帖空间的不足,帖弥补了碑的时间的不足

赵体把字写平了

黄文斌:

写碑,分笔,接笔,搭笔,线条放轻松简单点

祁斌

碑阴碑仰碑额

长的线条不是一笔拉完的

交叉的线条,怎样做到金石感?碰撞的地方有撞击性。

落笔稳,裹锋铺开的状态。

每个起笔的切入角度不一样,

行笔方向粗细的变化,弧度变化,

字形:或长或扁或方,把字放大看

要有方有圆

握笔,腕带动臂,手指不太动。手肘靠近桌面,但不靠桌面,有利于手臂的活动。

曹全:

蚕头燕尾,

写撇时翻的动作

横画势尽而力收,用手腕

无垂不收

起笔含锋

点:顶住往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