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想法我手写我心

关爱老人,从心灵开始

2018-09-15  本文已影响331人  欧阳赫瞳

奶奶人到老年,近些年来心情总是低靡,人后总是暗暗垂泪,看见久未见面的亲人也总是含泪。

倒不是因为子女不周,因为奶奶腿脚和心脏不好,稍作劳累便气喘不适,所以父辈们觉着让老人家安生养着身子,不要多操心劳作,是孝。

怕自己上班的时候奶奶一人孤单,更怕空档期奶奶身边失去照应,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不好,爸爸还特地请姑姑一起来照顾奶奶,日常身边也有一儿一女相伴,一日三餐也是单独备菜,一荤一素一汤,算是父辈对自己母亲的心意。我们和叔叔也都会在周末如约而归,想着家里多些人气,老人家总是高兴些。

而老人家竟日日不开心起来,渐成抑郁之状。为此家人都一筹莫展,感觉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扶侍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老人家没有个人爱好,棋牌不沾,家事又插不上手,英雄无用武之地,不是子女嫌自己无用,而是自我价值感严重匮乏,自己觉着自己老而无用,因而总是感觉活着没有意义,成了子女的累赘。

还有社会集体意识的共振,看着电视里老年不幸的负面新闻,害怕自己也被嫌弃;此外身体机能状况也是随着年龄一日不如一日,这背后还有对死亡的恐惧。每每同村或者相熟的故人逝去的消息传来,奶奶更是要悲戚许久,一说起就哽咽。

加上父辈们还没有细腻到陪伴和交流的高度,上一辈人都不善表达,夫妻在一起也不过就是过日子而已,估计都是零交流状态。所以大抵一起吃了饭就各忙各的,玩麻将的一圈,干活的干活,一个屋子里看电视还算是陪着奶奶了。

其实老年人也害怕孤单。我们回家了,奶奶总喜欢拉着我们东家长西家短,旧事旧情总是要反复絮叨,有人聊天的时候奶奶就特别高兴。

妈妈也常开始絮叨,到时候我们老了你怎么办?你们两个可是要负担我们四个老人呀!并以此撺掇我一定要生二胎。

看着父母也日渐鬓白,我笑笑之余也开始认真思考,老年人的关爱工程到底如何是好?

关爱老人,从心灵开始

前天看一篇帖子,撒贝宁说不要轻易把父母接到身边住,那是不孝。是因为父母接过来却很不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又远离了自己熟悉的圈子,更显孤单。

这是不是撒的原话我无从求证,但对此观点我不置可否。是不是孝其实不由子女定,而是由父母的需求和个性因人而异的。

有些父母以孩子为天,老了没了其他的记挂,心里觉着孩子在哪家就在哪,可以随遇而安,看见子女在身边就觉得安心,便可接了老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有些老人不习惯在陌生的地方生活,城市再大,物质水平再好,也不如守着一方水土,有熟悉的乡邻作伴,若为牵强子女的“孝”心远离故土则为不孝。

有位闺蜜曾与我分享起自己哄骗父母出山的过程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原本老父母是死活也不愿离开自己的小世界的,但身子确实一年不如一年,最让子女忧心的是老人家一贯报喜不报忧,有一次母亲被蛇咬了躺在床上大半个月,年迈的父亲每天背着母亲上下床,二老都不肯向儿女如实相告。

我朋友事后了解了,又气又急又无奈,几次劝说无效,生出一计。老父亲平时在老家每天都练太极,朋友便跟父亲商量到自己住的县城给父亲报个太极班,周末接老人家出来试一试。

开始老人家还抱着不服气的心思,太极到哪里不是一样的,想那老师难道比我几十年的功夫还要牛到哪里去吗?结果却被老师的专业征服了,心甘情愿的跟随老师一周一次一招一式重新学习。朋友的计划是,从周周练慢慢过渡到天天练,只要来了有事做有伴儿交流,就不无聊了。

确实如此,老年人的天敌不是年龄而是无聊,退休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世界一起退下来。有钱花,有事做,有人玩,有兴趣做支撑,方能撑起幸福的晚年。

有天和妈妈聊天:你退休后做什么?

爸爸其实早就生活在半退休状态,日子也一直过的比较清闲,属于会享受的那一种,我觉得心态比较好过渡。倒是我那闲不住的妈妈,不知道从一年360天充实丰满的生意状态,突然松懈下来要无聊成什么样子。

妈妈笑说:那我就去种菜、打牌,学跳舞。

嗯,好,老年关爱工程就从培养老年兴趣开始。你陪我咿呀学语蹒跚学步,我陪你夕阳漫舞。

到了你我一代,孝不该再流于形式,止于物质,停于养父母之身,而要归于心灵了,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趣了。父母欢喜,则为真孝。

以此文,自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