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还一无所有,但至少还有机会去尝试
2016年还有半个月就到咯,15年的我们就当是沉没成本,不值得留恋。面对全新的2016,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我们不曾经历的东西,去连接这些好玩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本文要讲的是小六15年尝试的一些好玩有趣的领域,希望能给大家在设定自己2016年的年度目标的时候提供一些参考,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补充。
1、时间:尝试换一种方式对待自己的时间
2、学习:尝试一些新方法去学习
3、生活:尝试记录自己的生活
4、情感:尝试经营自己的情感
5、工作:尝试给工作充充电
1、换一种方式看待自己的时间
(1)建立自己的碎片清单
我们到底在忙什么?我们到底有多少事儿要做?
别烦了,将现有的一股脑的扔到碎片清单里面吧,标记你觉得重要的事情,然后每天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里面找一些完成就可以了。GTD很复杂,也很简单。
建立自己的碎片清单,让自己能随时记录下来(2)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整理
然后去了解什么是番茄钟,如果你想尝试让自己变得专注一些,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些番茄钟类型的软件,用外部力量来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图片来自网络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一些事情拖延,有的是我们潜意识里面觉得不重要的但现实却很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强迫自己去完成。“如果每天早起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吞下一只青蛙,这一天你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拖延症终结者:吃掉那只青蛙然后可以给自己做一份年度计划,听听大神们年初是怎么设计,年尾是怎么总结的。
尝试培养一些新的习惯,但请记得,习惯是概率,不是每天都必须要坚持,那是反人类的行为。正确的习惯养成,是一段时间内,有60%以上的天数都在坚持就很赞了,如果能做到80%,那已经很强大了。如果一个喜欢每天都坚持,就是强迫症了。
画生命之花也行:
生命之花画思维导图也行:
用思维导图话自己的年度计划二、尝试一些新方法去学习
(1)尝试改变一下自己的习惯:原来喜欢读小说,那就尝试读读畅销商业类的;原来一直都是看职场类的,看看时下最热门的小说。
(2)掌握一些新的阅读方法:分析阅读,快速阅读,主题阅读,RIA便签读书法;这些方法不一定每一本书都用得上,但你都知道一些的话,慢慢就会融入你的阅读过程里,你的潜意识会自动选择你已经掌握的某一种阅读能力。
比如尝试学习30分钟阅读一本书(3)尝试用一个礼拜找一堆书进行一次主题阅读:
找一些有意思的主题书单来进行阅读(4)尝试接触一些新朋友:寻找本地的社群组织吧,十点读书会,拆书帮,行动派,趁早,WorkFace··· ···不同的社群都有自己的定位,你何不尝试都去接触一下呢,你会发现一群和你兴趣爱好相似的人。你会找到一群朋友,也会找到心灵上的共振。
本地线下活动(5)也可以尝试走出自己的城市:去一两个小时能到的地方,认识一帮不同的人,听他们的故事,和他们一起成长。
两小时生活圈三、尝试记录自己的生活
用智能手环统计自己每天的步行距离和睡眠质量(哪怕是一个估值):
智能穿戴设备我们总是觉得手机占用了我们时间,到底占用了多少呢,你可以尝试用后台软件记录自己每天使用手机的频率,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图片来自知乎用财务软件记录自己每天的开销,知道我们的钱到底花在哪里?才能找到控制浪费的方法:
图片来自网络用运动打卡软件记录自己的运动状态:
图片来自网络用美食软件,记录自己做得每一顿大餐,唯有美食和爱情不可辜负,新的一年,尝试去记录自己的美味吧。
食色APP我们已经在一个碎片化的时代了,那就用一些碎片时间记录一下我们的生活吧,了解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了解当下的自己,才有机会看清楚未来会怎样。
四、经营自己的情感
尝试结束单身:除非你已经确定一个人过,如果你还是单身,可以尝试学习一些搭讪的技巧,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主动寻找幸福的权利,所谓的成功无非就是不断的尝试和纠正的一种概率事件罢了。
学会和爱人相处:女朋友向你抱怨公司的事儿怎么办,女朋友跟你说她感冒了怎么办?学会在约会中如何沟通,懂一些女性化思维,感情需要维系和经营。
学一些非暴力沟通:我们不要做“丑陋的中国人”,学会把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顺畅地表达出去,表达自己得请求和希望得到得帮助。
推荐阅读:
五、给自己的充电
学习一些理性思维:学会提问,金字塔原理,结构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让自己变得更有条理;
了解一些财务意识,了解机会成本和市场效应会让你做事情变得更有效率和目的性;
学习一些情商,优雅从容得待人接物;
学习一些职场的软技能:PPT/word/excel、手绘、思维导图,让自己更善于表达,让别人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
云课堂学习一些项目管理,长城再长也是一段一段一块一块砖垒起来的,了解一个任务从头到尾有哪些事情需要考虑,哪些需要计划,哪些需要关注,可以让你学会管理自己,也管理别人;
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了解这些并不是一定让你学他们,而是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活法。
最后
我们还没到拥有的时候。吴伯凡老师在他的《青年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如何胜出》分享中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30几岁前不要想着自己要得到什么拥有什么,而要想自己要成为什么。”
我们还没到拥有的时候,既然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在纠结自己当下的每一个选择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话题,不如先去尝试搞清楚自己是谁,处在什么状态吧?也许你自己就会有答案了。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END.
原创版权,转载请注明简书作者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