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重量
最近三个月,有很多人找我咨询关于婚恋和家庭关系的问题。有的小姑娘寻死觅活:“他追我的时候说的可好了,怎么坚持了两年不到就变了呢?我无法接受!” 也有中年夫妻感叹自己现在在对方眼里犹如“风中破布”四处撒气,无一处不是缺点,无一处看得顺眼。也有焦虑的母亲,担忧孩子拖延、打游戏就是不爱学习,担忧孩子不成器,未来前途渺茫。在我看来,这些问题表象千差万别,根源大同小异,还是关系出了问题,而问题就出在“期待”二字上。
一段关系的初始,都会带着善终的期待。恋人期待彼此相爱,夫妻期待彼此相依,父母期待孩子成才。然而人并不是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些大小不一漏风的孔洞,那可能是缺失的一部分情感,也可能是过往的一块创伤。不完美的两个人,带着各自不断变化的心境和情绪来建立并试图维系一段关系,彼此都带着期待:如果我做不好,你要包容我的不完美,接纳我的问题,拉着我前行。而且心中多半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这么亲密的关系,我是你这么重要的人,我对你的期待是对你好的表现,那么你背负我的期待,可不是理所当然的么?问题就出在这了,你理所当然的肯定不会去考虑,同样满身空洞四处透风的对方背得住你的期待吗?我说:背不住。
不妨先研究一下期待这个东西究竟是何方神圣,来自哪里,什么路数。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期待就是一个人过往经历中自己的人格架构和情感中缺失的、需要被弥补和满足的那些部分,每个人都会有。只不过这些缺失大都是隐性的,藏在潜意识里不为自己的意识所觉察,但是又偷偷的影响着人的思维、行为模式以及情绪。不同人,问题和创伤来自人生不同的成长阶段,因人而异。
年前遇到20出头的小A,这个女孩小时候母亲不着调,父亲不靠谱,最终双方离异,各自潇洒。自始至终没有人在意这个女儿会怎样,甚至要蹭她自己打工赚的的生活费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成长出来的女孩,我们能够估测到的问题在她身上都会存在:安全感低,自卑,多疑,无法建立亲密关系。遇到一个男孩追了她两年,结果维持了不到一年,双方关系崩盘。恋爱之初,家境优越顺风顺水的男孩全然不知自己将要背负的是怎样的沉重,满口答应一切惟女孩马首是瞻,全盘接纳,全部包容。两年时间也做到了表里如一,让女孩感觉自己过往经历的创伤被疗愈了,终于找到可以托付终身的人。而托付终身这个说法,本身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完全抛给别人来背负的一个潜意识。于是这样的组合,结局也在我们的预见之内,男孩说了一句“我太累了”,女孩心中重新构建的世界顿时分崩离析,彻底崩塌。崩塌后的内心世界比之前父母给她构建的茅草屋更加破败不堪,可以说房梁都断了。然后是自杀,社会功能丧失,终日以泪洗面,碎碎念念只有一句话:既然做不到,当初为什么要骗我?我不能接受!
好在从小就野生放养经历过风雨锤炼的女孩很有灵性。第四次咨询的结尾,我找了一根满是虫洞的小木棍架在两沓书之间做大桥状,先是压了一块铁坨上去,木棍变形弯曲。我又加了一块更大的铁坨上去,木棍坚持了一会后,猛然折断。女孩沉默了大概有十分钟,然后面色凄惨地说:“老师道理我都懂了,带着创伤的灵魂,承托不起两份生命的期待与重量,可是我心里委屈啊!”说完之后嚎啕大哭。至此,我告诉她的母亲和闺蜜:你们不用一直守着她了,她不会再寻死了。之后的咨询方向也很明确了,创伤疗愈、仪式性的告别、正向激励下的自我成长。现在她每天都会去健身房跑步,每周定期向我汇报自己的情况,内心那片废墟之上再打地基了。
过往经历导致人性和情感中残缺的那些个黑洞,生出了要被弥补、被满足、被承托的期待,而这期待的力量抛给另一个茅草屋,那么就会重到足以压垮他的房屋大梁。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说,要向内求,要自我觉醒和自我成长。通过自我觉醒和成长,自己才有力量做自己人格结构的精神支柱,因为别人哪怕勉强帮你撑过一二年,终将会倒塌在下一次更猛烈的暴风骤雨中。恋爱中的男女也好,老夫老妻也好,父母对孩子也好,你对别人心怀抱怨或是满怀期待的时候,恰好正是你可以自我觉察和成长的契机。先扪心自问,再去看别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