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唐诗宋词鉴赏

唐诗宋词日读鉴赏︱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

2021-02-19  本文已影响0人  夏月2020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注释】

过:造访。

具:备办。

合:四周树木稠密,连接成一片。

郭:古代城分内、外城,郭是指城外。

场圃:场,晒谷场;圃,菜园。

就菊花:就,赴,赏菊花。


【赏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这一开头似乎就象是日记本上的一则记事。故人“邀”而我“至”,文字上毫无渲染,招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正是不用客套的至交好友之间所采用的待客礼节;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不讲虚礼和排场,更能让好友相互敞开心扉。这个开头,不甚着力,平静而自然,但对于将要展开的生活内容来说,却是极好的导入,显示了气氛特征,又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城外青山依依相伴,村庄不显孤独,展示了一片开阔远景。“开轩”二字,不经意入诗,轩窗一开,映入外景,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宾主临窗举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才更显得畅快。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阴环抱之中,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人感到田园风味儿了。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欢笑和关于桑麻话语,都仿佛萦绕在我们耳边。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来年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这首诗表现田园风格,并且把农家院的恬静和舒服的生活描写的淋漓尽致,写了孟浩然与老朋友的情谊,又写出了孟浩然特别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全文都用了押韵的手法,诗文中才“邀”到“望”贯穿了一下,觉得非常自然流畅,语言也非常平实,很显然的突出了当时的美景,用了亲切省劲的语言,描述了农家院的情况,也写了初次拜访好朋友家的过程,从田园风光在写到与朋友的情感,诗句非常朴实亲切全诗都描绘了美丽的山村的风景,有山有树词语也很平淡无奇,这就是大自然的样子,没有任何夸张的写法和雕琢,而是利用了真情实感,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情绪,从而这首诗能流传这么久。


这首诗讲了一位好朋友准备了一桌子的饭菜,邀请孟浩然去他家,非常翠绿树木围绕着这个山庄雄伟的山峰在山庄外横卧,推开窗子就可以看到,好友种的田地,在喝酒的时候两人举起,闲谈种庄稼的事情,并且还要说重阳的时候,还要邀请孟浩然去了家赏菊,多么有诗情画意的场景。

【古译】

老朋友备办好了黄米饭和烧鸡,邀请我到他朴实乡村家里。村子外边的四周绿树稠密环绕,城外是苍翠的青山斜立。推开窗子迎面是打谷场和菜园,一边举杯畅饮一边闲聊农事。等到九月重阳节的那一天,我再一次来观赏菊花,品尝好酒。


【今译】

老友杀鸡蒸黍

将丰美的饭菜备好

应盛情邀请

我欣然来到农家。

远处,树木环绕

浓密绿荫

将村庄四面稠密环绕

城外,苍翠的青山横卧

推开屋舍窗子

面对谷场和菜园

摆好木桌竹椅

醇浓的米酒

你一杯,我一杯

一边举杯畅饮

一边闲话农事

相约

待到明年重阳日

篱边黄菊花开时

我会再来

与你,一起饮酒赏花


【作者】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安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早年在家苦学,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试不第,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曾引他作过短期暮僚。诗歌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其诗清淡,多反映隐逸生活;诗人善于化用六朝人的诗句,有出蓝之誉,《全唐诗话》称其名句“与古人争胜于毫厘间也”。著诗二百余首。有《王浩然集》传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